茶为媒 描绘名山农村新蓝图

发布时间:2011-04-06 08:43:11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名山县全力打造最具茶乡特色新农村示范片纪实

  拥有美丽山水茶园的雅安市名山县,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国茶文化的厚重。

  30万亩茶园,早已成为茶农们的“绿色银行”,为茶农们提供着稳定的收入。特别是近年来,名山县认真贯彻省委17号文件精神,建茶文化广场、推广套种模式、发展生态旅游,办茶家乐……,在老茶园的增效增收上做足了文章,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片,描绘出名山农村新的蓝图。

  生态高效基地支撑产业发展

  从名山县红星镇余坝村出发,沿318国道全长32公里线上的5个乡镇26个村,就是名山县精心打造的新农村示范片。片区1万户35000多茶农,建成蒙顶山茶 “四化”(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设施化)基地5万亩,其中1万亩纯收入达到1万元。同时,片区带动全县蒙顶山茶规模发展至30万亩,茶叶综合总产值上30亿元,支撑着名山茶产业快速壮大。

  与其它地方茶园不同的是,这里的茶园间隙有序地种上了一排排桂花、银杏树苗。“名山县在寻求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培育,将生态植根于茶文化的土壤里。”名山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办公室主任韦燕伟说,为保证生态持续发展,名山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严格农药管理,建立杀虫黄板、频振式灭虫灯等物理防治茶园近2万亩;规范发展“茶叶+桂花”、“茶叶+银杏”立体园10845亩,既增加立体绿化容积又增加了林业收益。

  说起立体茶园的效益,百丈镇王家村1组邓荣贵可是乐到了心里:“我的茶园4年前就全部套种了桂花、紫荆等,每亩种了30多株,如今最大的桂树胸径10厘米,可卖到1000多元,算下来现在每亩都可增收3万多元。”

  “除了发展‘茶叶+桂花’、‘茶叶+银杏’立体园,名山还大力推广‘猪沼茶’模式,实现茶畜循环发展和互补增效。”韦燕伟说:“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农村户用沼气池4955口、规模养殖大型沼气池300多口,发展‘猪沼茶’循环茶园12000亩。”

  在茶叶营销方面,名山县采取“基地农户+专合社+龙头企业+市场”模式,发展专合组织23家(合作社15家),其中省级示范专合组织2家;扶持引导10余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建成核心基地15000亩,产业化经营带动面达85%,既引领了基地发展,又实实在在增加了茶农收入。

  茶文化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

  走进名山新农村示范片,绘着泡茶技式的墙面、茶历史浮雕……,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茶文化气息,吸引着路人驻足详看。

  名山县充分挖掘收集蒙顶山茶世界茶文化宣言、龙行十八式、天风十二品、茶马古道、植茶始祖吴理真等茶史文化,汇编成连环画册,以手工画、浮雕等多种形式制作精美文化墙,推动茶文化进村进社,走入千家万户。以茶为主题,倾力打造茶文化活动广场,每个广场既有茶文化的集中展现,又设置了健身器材,让广大农民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截至目前,已制作喷绘400余幅3500平方米,手工画200多幅2000平方米,大型浮雕3个,茶文化宣传牌、基地标识标牌80个,茶文化农民广场3个。

  在浓浓的茶文化中,名山县规划的5万亩蒙顶山茶基地新农村示范片,特别注重产业、民居、新村三项规划与茶文化结合融入,规划以现代茶业为支撑,以传承茶叶历史文化为导向,增强主导产业发展实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文化内涵,倾力把88平方公里的示范片建设成为现代茶叶示范基地、茶文化综合示范片、茶叶科技示范区,为“川茶”发展提供示范。至2012年,示范片5个乡镇26个村166个社,将集中建设茶乡新村聚居点44个,充分体现茶乡特色新村风貌。

  茶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茶文化的打造,离不开宣传和推广。3月28日,“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蒙顶山上开幕,茶歌、茶舞、茶艺表演,皇茶采制大典暨祭拜吴理真仪式等活动精彩而又庄严,这已是名山第七次举办茶文化旅游节。
  “自2005年茶旅游开发后,名山乡村旅游开始焕发活力。名山联合周边相邻地区打造生态茶文化旅游圈,开展各种生态茶文化旅游活动,以多元化的旅游方式来实现经济与旅游共同发展。”韦燕伟介绍到,“茶业富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真正实现了“以茶促旅游,以旅销茶”。

  为了搞好茶文化旅游,村民主动进行 “一池五改一规范”,自觉修缮清理房屋,结合茶园风光特色,积极发展星级“茶家乐”、“茶家小院”100家。

  “周末每天我们的营业额都上万元,光是茶芽炒蛋一天就要卖60多份,这都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茅河乡的茅成茶家乐老板徐晓英说起乡村旅游笑开了花。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