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夷山市第十四届春茶评比品质报告 暨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公布
2018年武夷山市第十四届春茶评比活动于2018年6月28日—7月13日启动收样工作,收到本行政辖区内送评茶样三千多个,由市茶业局邀请省内外及市茶叶专家人才库的成员,组成专业审评委员会,于7月30日—8月10日组织专业评审,并对2018年武夷山春茶品质形成相关审评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1、数量多、品种全
今年春茶送样齐全,数量众多,总体春茶送样数达到3122个;且参赛面具备广泛性和代表性,全市各个产茶乡镇都有茶厂、茶农送样,五个品类均有一定数量的样品参加评比。
2、品质好、有亮点
送评茶叶样品普遍质量较好,香气较为突出,滋味普遍较好,特征明显;本地品种都有突出的表现,引进的一些早芽品种,因今年春季天气影响,品质表现稍逊一些。获奖茶按比例抽样检测,未检出不达标项目,合格率为100%。
3、分类看、更公平
今年审评工作按照抽签分组进行初评,进行复评环节则由四组人员全部参与审评打分,送样量达到70个以上独立审评,例如品种类将黄观音、金牡丹等进行二次分类后进行审评,单品种审评对评定茶厂(农)的制茶技艺水平和茶叶的品质,更加公平公正。
二、各品种品质报告
1、大红袍品质报告
总体上看,茶样品质基本符合大红袍感官品质要求,对不符合送样通知要求的,“轻火”、“品种单一”(除纯种大红袍)类、工艺上有明显缺陷的且外形不符合标准的均不入围。
参评样品纯种大红袍品质较好,表现为品种特征明显,总体茶样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较好,少数样品有黄条、黄片等,净度较差;入围茶样有的香气幽而清远,有的香气锐而浓长;滋味醇厚、鲜爽,有回甘;汤色橙黄、深橙黄,明亮;叶底黄亮匀齐,红边明显,基本达到中火或中轻火要求。
小结:茶农对纯种大红袍的采摘标准和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基本掌握了纯种大红袍的采制技术。
2、肉桂品质报告
今年肉桂茶样质量整体比往年有所提高,参评茶样总体均表现为条索紧结、匀整较好;肉桂的品种特征明显,香气幽长;滋味醇厚,辛辣感较强;参评样品汤色大多表现为黄色、金黄色,少许样品汤色呈现橙红色。基本为“中火”或“中轻火”,叶底均匀、黄软明亮,达到岩茶传统制作工艺要求“三红七绿”的样品较往年多。
不足:部分送评茶样的火功偏低,还有一些是肉桂的品种特征不明显,香气和滋味不纯,一些样品的净度太差。
3、水仙品质报告
今年共收到水仙参赛茶样656个,经专家评委的认真评审,一致认为今年的水仙茶总体质量与去年相近,表现为:外形:条索较紧结壮实,色泽油润,匀整度好;内质:大部分样品水仙特征明显,具有兰花香或果香,滋味醇甘爽厚,叶底软亮,红边明显;各样品初制工艺及焙火工艺均达到较好的水准,表现为汤色橙黄或橙红,叶底较明亮红边明显。
不足:今年送样中有少许样品存在条形松、扁,色泽欠油润,洁净度不够的现象,也有少部分样品滋味欠醇厚,品质非常突出的样品较少。
4、品种品质报告
今年各品种参评数量多,普遍质量上好,今年瑞香(305)、黄观音(105)品质较好,香气浓长,滋味普遍较好,亮点是金牡丹品质较为突出,香气清高,特征明显,滋味醇厚;本地品种雀舌、奇兰等品质都有突出的表现。
5、红茶品质报告
今年红茶送评茶样品质总体来说比往年好,表现为条索紧实、色泽乌润、香气甘醇,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叶底匀齐,特别是香气方面比往年的红茶更好,说明武夷红茶的加工水平在不断提高。
不足:今年的送评红茶样为 156 个,只占参评茶样总数的5 %, 传统工艺的烟小种参评样极少,相比岩茶生产规模,我市红茶的生产、加工以及专业厂家发展规模都不足,这与当前红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情况不符,红茶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待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三、建议事项
1、 本届参选评审茶样火功参差不齐,比较突出是有相当一部分茶样焙火较轻,还有个别老火现象也存在。
2、 茶样净度需提高。
四、审评委员会专家成员
1、本地专家评委委员:
刘宝顺、王国兴、马梅荣、陈荣冰、叶启桐、陈德华、梁俊德、王顺明、刘国英、修明、徐斌、刘安兴、梁立生、潘行彪、余盛良、周泽有、占仕权、彭仲坚、叶苍苍。
2、特邀国内茶叶评审专家:
陈郁榕、郭雅玲、高峰、苏峰。
附件:2018年武夷山市春茶评比获奖名单及说明
版权及免责: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