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怎么创建?这五个地方的措施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18-10-14 13:46:37 来源:茶行天下  编辑:福建茶叶网 

茶叶品质的好坏,除了与加工技术相关外,更与茶园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世界上各主要产茶国都把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作为推动茶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把茶园的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放眼全国,生态茶园正成为各地发展茶产业的重要方向,而在具体的创建实施当中又各有特色。


福建武夷山


  因地制宜将茶山升级改造

  近年来,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迅猛,这与武夷山市不断推动生态茶园建设离不开。在过去的2017年,武夷山市投入700多万元,将9430亩茶山升级改造为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蓄水池、水泥运输路,种植行道树等茶园基础设施。

473ea5ff56c1ff9a9323ae1ca3cb0051.jpg

  武夷山标准化生态茶园是根据规划科学化、建园梯层化、路网水泥化、路旁绿树化、梯壁留草化、用水灌溉化的原则,实施高效安全生态茶园项目,能够遏制盲目开山种茶,培育土壤肥力,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强茶园涵养水源和防御病虫害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武夷山市现代茶产业项目于2008年获得中央财政扶持,采用中央、省上扶持,企业自筹等方式启动建设,致力于将茶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式,向标准化、集约化、精深化、清洁化转变,推动茶园管理系统化和人文化。项目三年实施一轮,迄今,累计实施三轮,先后争取中央财政资金9000余万元,完成7万余亩茶山改造。


福建厦门


  以生态保护优先坚持稳定茶园面积

  厦门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六条措施》提出,到2022年,厦门市生态茶园将占厦门市茶园面积的80%以上。

  《措施》在稳定茶园面积、突出生态建园、提升加工水平、促进产业融合以及突出服务保障等方面推陈出新,首先强调以生态保护优先,坚持稳定茶园面积——严禁毁林种茶;严禁在坡度25度以上及生态脆弱的山地新开垦茶园;无法进行生态改造的陡坡茶园,应当退茶还林。

  厦门市将加强对特色明显、品质优异的茶树品种金观音、软枝乌龙等的引进及推广,全面推广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化肥零增长减量化,到2022年厦门市茶园推广有机肥面积超过90%。同时,以绿色综合防控手段防治病虫害,综合应用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措施,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到2022年厦门市茶园绿色防控实现全覆盖。

  在茶叶质量管控方面,厦门市将推行投入品登记备案和实名购买制度,提升茶园投入品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实行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广东


  搭建强势宣传矩阵助推生态茶园创建

  广东省将生态茶园建设作为推动广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生态茶园建设的过程中,广东同时打造强势茶产业宣传矩阵,为生态茶园创建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日前,“南方+”客户端茶业频道开通暨创建广东生态茶园启动仪式在广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行。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黄斌民宣布启动南方+客户端茶业频道、茶企南方号媒体矩阵暨广东生态茶园创建,标志着广东生态茶园创建工作进入全新的阶段。

  广东茶产业联盟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操君喜表示广东建设生态茶园的基本准则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生态茶园建设也是茶旅融合的基础,为茶业发展、茶企增效、茶农增收拓展新渠道。

  据了解,“南方+”将通过茶业频道,广东产业联盟、茶行天下和首批入驻的30家茶叶企业等“南方号”,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平台与技术赋能优势,推动广东生态茶园创建。搭建强势宣传矩阵,助推生态茶园创建,进一步打造广东茶叶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广东茶产业。


湖北巴东


  打好富硒牌创建生态茶园

  依托当地独特的土壤富硒这一资源优势,湖北巴东县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富硒生态茶园20万亩,实现产值20亿元。

  为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巴东专门出台意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支持茶叶基地建设、茶叶企业发展、茶文化建设,全力创建“巴东郡贡茶”品牌,打造生态、绿色、有机、富硒产茶大县。目前,巴东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0.2万亩。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巴东县着力实现从零星分散向集中连片、从荒山荒坡向良田熟土、从适宜区域向优势区域三个转移,促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长江大保护相结合,抓好品种优良化、基地绿色化、生产机械化、加工清洁化、市场品牌化建设,把茶叶产业建设成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


云南普洱


  立法禁采铁矿保护万亩古茶林

  生态茶园改造,是普洱市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创新,当地通过采取每亩台地茶留养160株茶树,模仿景迈山人工栽培型古茶园野生树种品种,在台地茶园里每亩套种8~10株覆荫树,仿照实施生态茶园改造。

  目前,三年全改造、两年全覆盖的生态茶园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已建成生态茶园165万亩,30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达30.4%,获得有机认证证书165张。

  与此同时,普洱市还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出台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等名茶名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标准,确保每一片古茶林都有身份证、有履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

  为有效保护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还通过人大立法禁止开采埋藏在景迈山下储量达22亿吨的铁矿,摒弃了长江以南最大的铁矿资源和经济短期迅速发展的GDP诱惑,实实在在用制度确保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永续发展。



版权及免责: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