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碗“天 地 人” 茶瓷文化深
今人对盖碗的释读:茶具,带盖的小碗,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流行于清代。盖碗器型有撇口式、直口折沿式两种,腹部下收,盖多扣于碗的内口,也有天盖地式,覆于碗口外部。而康熙盖碗,规格大小不等,器型多样,是当时饮茶用具的一大改进。盖碗胎质有瓷胎和宜兴紫砂陶胎两种,常见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等品种。
-
国家“非遗”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人与自然对话的结晶
据悉,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2006年5月20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荣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代表中国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到制茶技艺,不得不提的就是叶启桐老先生。
-
陈香型铁观音标准即将出台 安溪铁观音老茶重焕生机
清代有首《闽茶曲》唱道:“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可见先人早已认识陈年茶药理保健作用。作为千年产茶县,安溪民间的不少茶农每年都有存茶于陶罐的习俗,遇风寒冷热以陈茶当药。一直到现在,许多茶农、茶企都有这种习惯,像祖先一样,把舍不得喝、舍不得卖的茶储存起来。
-
浙江开化:古法压榨茶油
浙江省开化县苏庄镇有着“浙西油茶之乡”的称号,苏庄栽培油茶的历史,从唐朝开始追溯至今已过千年。油茶一直是苏庄镇的主导产业,每年可生产山茶油600吨。虽然由于现代工艺的进步,传统榨油工艺已逐渐被新工艺替代,但当地却将传统的手工压榨山茶油的技术完整的保留传承下来。每压榨一滴山茶油,都要经过“碾粉、炒粉、蒸粉、做饼、压榨、沉淀”等6道传统手工压榨工序。
-
福建安溪茶山林权证将可抵押贷款
我国唯一从事全国林业要素与资源综合性交易和服务的机构——中国林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中林所”)茶业交易中心在安溪落户。这个茶业交易中心的功能是什么?能给安溪带来什么?当地茶人对此的反应又是怎样?
-
喝红茶,也需选对时候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不仅能够修身怡情,同时在正确的时间喝正确的茶对于保健身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方面认为,茶是一种温性的饮品,如果在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茶,对于我们的肠胃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还能够起到醒神、促进食欲等等的作用。
-
茶籽、花苞俱损 2年收成泡汤
曾广布茶树的淡水树兴社区,随时代变迁,茶树曾一度消失踪影,在地老茶农去年復种4万株茶树、研发茶籽油,眼看中秋后将收成,茶园遭苏迪勒颱风重创,茶籽仅存1成,明年结籽的花苞也遭吹落6成以上,今、明年收成全泡汤。
-
专家称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仍需提升茶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特别是在茶叶出口方面,更多的是原料茶出口,包括茶叶的一些提取物和深加工品也都是原料性、基础性的茶产品。所以,无论是对茶产业的延伸、产业附加值的提升,还是茶农和茶企的效益提升,都需要借助各类平台,帮助茶企把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日照绿”被掺假、冒充,是南方茶惹的祸?
外面买的日照绿咋不是一个味儿?”市民王先生是本报茶叶内购会的忠实粉丝,上次错过内购会,无奈从外面买了一些日照绿茶,但是回家冲泡后发现,号称今年春茶的日照绿茶却跟以前从内购会上购买的完全不是一个味道。王先生表示,购买价格并不便宜,但是口感、香气却都相差很大。据悉,由于日照绿成本高、数量有限、又深受欢迎,一些商家动起歪脑筋,将陈茶染色翻新,或者用廉价的南方茶掺杂冒充。
-
福建泉州“淘宝村”冷暖浓缩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7日,记者来到这个山路崎岖、网店林立的村庄。远远望去,不少新建的小洋楼在道路旁边依次排列。村委会主任潘用球说,“淘宝”入村后,村里的人年均收入从原来的7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上升到10000多元。作为福建省最早开展电子商务的地区,泉州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广州、杭州、四川并列成为全国四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2013年泉州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