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从产茶省迈向产茶大省

    3月11日,陕西茶叶电商大会在西安举行,华商报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2015年我省茶园已发展到215万亩,总产8.5万吨,较“十一五”分别增长68.6%和238.6%。

  • “桃花雪”冻坏“头道茶” 浙江苍南万亩茶园受灾

    3月10日,一场不期而遇的“桃花雪”,给我县一些山区披上银装。受这场春雪的影响,分布在我县五凤、鹤顶山等地的近万亩茶园受灾。

  • “倒春寒”让浙江茶农很受伤 155万亩茶田经济损失近18亿

    这两天,遂昌永安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华新池十分懊恼,一场“倒春寒”让380多亩扁茶刚发出的新芽一夜间全冻红了,受损面积达60%以上,经济损失近50万元。

  • 江苏宜兴早春茶全面开采 今年产量有显著提高

    春暖茶飘香,采茶正当时。3月12日,“太华春早 美茗当鲜”2016首届太华新茶开采节在宜兴市太华乾元茶场隆重举行。宜兴市副市长吴青峰,宜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永芳,宜兴市太华镇党委书记蒋健君、镇长江峰、乾红早春茶董事长汤卓敏和我市众多中小型茶企负责人参与了此次春茶开采节。

  • 中俄茶叶之路:繁荣了200年的国际商道

    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和中亚、欧洲之间有一条古丝绸之路,它曾经是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却很少有人知道,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我国的北方草原曾有一条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并且能直抵欧洲的驼道。那是一条已经被历史尘封湮没,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中俄茶叶贸易之路。这条茶叶之路繁荣了近200年,是当时重要的国际商道。

  • 明前龙井茶减产涨价成定局 春茶全面开采推迟10天以上

    都说西湖龙井头茶堪比黄金,可就是前几天的一场寒潮,让今年早抽芽的龙井伤得不轻(详见本报3月11日A6版)。昨天,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厅获悉,全省3月底前的春茶损失30%以上,春茶全面开采推后10天以上。特别是明前龙井,减产涨价已成定局。

  • 成都市消协发布茶叶比较试验 响水涧西湖龙井茶污染物超标

    3月12日,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了对40组茶叶样品的比较试验,经委托机构成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测试,商标为响水涧的一款西湖龙井茶存在污染物超标情况。

  • 倒春寒袭击贵州产茶大县 第一茬春茶受损

    近日来,受“倒春寒”天气影响,贵州产茶大县凤冈茶园里,白雪渐渐地消融,茶林里的寒气却弥漫山间。而急剧的降温降雪也让茶园里刚冒出的不少鲜翠芽冻伤或冻死,猴年里上好的第一茬春茶也因此受损弃摘。

  • 三月来了场“倒春寒” 福建春茶新芽品质或更好

    前几日还春光明媚,没想到来了场“倒春寒”,闽北地区还下了雪。好在防护措施到位且目前还未到采摘“黄金期”,福建茶叶产区的茶农不用“把心提到嗓子眼”,但对岸台湾的低海拔茶园则受到较大影响,春茶上市时间可能要推迟10天以上了。

  • 2015年陕西茶园总产量8.5万吨 迈向产茶大省

    茶产业是陕西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茶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3月11日上午,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厅了解到,2015年茶园发展到215万亩,总产8.5万吨,较“十一五”分别增长68.6%和238.6%,陕西从产茶省迈向了产茶大省。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