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耕耘生态茶园 陈永亮:让富硒茶名扬天下
让开阳富硒茶红起来,实现产、销两旺。陈永亮坚信,这是每个开阳茶人的共同心愿。2009年,他创办了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有机生态茶园为发展核心,正式开启了开阳富硒茶的黔茶梦。
-
老茶农迷上“茶文化”
龙游县溪口镇凤林村一座名叫“枫林后山”的茶山半山腰,矗立着一幢雅致的品茶楼,这就是竹云涧茶苑。茶苑的主人叫傅如清,是龙游县茶业“老大”,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20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目前拥有种茶基地1000多亩。
-
茶人李乐骏:互联网助推企业思考方式变革
从创立弘益茶文化中心,到开设弘益大学堂,再到创办“弘益茶道美学”微刊,云南弘益茶文化中心创办人、知名青年茶文化及茶道研究者李乐骏将“传统”的茶文化和“前卫”的互联网完美结合在一起,对此,这名85后“茶人”说:“我们要做时代的朋友,不要做时代的敌人。”
-
谢永中:精益求精制好茶
祁红芳香馥郁的口感离不开茶师在制作时的精良考究。1971年进入原祁门茶厂工作后,谢永中便开始跟师傅学习祁红制作。他认真对待制茶的每一道工序,不仅掌握了祁红制作的精髓,更是爱上了这份事业。“看见茶叶芽头出来,我就想做茶。”他说。
-
信阳茶人张杰:集聚力量 专注品质 打造品牌
建立一个好机制。完善、规范运作兴农茶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公司+合作社+基地”运作模式的优势,带动武庙集乡16家上规模的茶叶企业实现整体快速、协调发展,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辐射周边乡镇,做到“辐射地域广、基地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
-
高级农艺师罗盛财:武夷岩茶名丛的守护者
武夷山是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山茶叶品种资源极为丰富,素有“茶树品种资源王国”之称。1942年,根据茶叶专家林馥泉调查,武夷山中的名丛、单丛达千种以上,仅慧苑一带就多达830种。如何使这些品种、名丛、单丛世代相传,便于鉴别认识,开发利用,繁育推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