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链”融合的四川实践

发布时间:2011-07-28 13:00:51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技术链在给予产业链无尽动力的同时,自身也获得无限的生命力。在过去的几年中,技术链和产业链双链互动,成就了四川产业和科技的双丰收。

  科技提供的能量,不仅让产业链拉长,更能变强。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传统短小单一的产业链被拉长,成为一个个极富活力的产业链。

  唐家乡 10000亩绿色玉米基地系列肉猪高效饲料生产基地12000头制种父母代种猪繁育基地25万头优质商品仔猪繁育基地优质风味黑猪饲养示范区风味冷鲜肉产品加工基地特色风味熟食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安全保障配送中心。

  认真观察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以繁育为核心的生猪产业链,其实,如果继续努力,这个链条完全可以拉得更长。在这个令人瞩目的产业链背后,不应忘记另外一个链条。

  饲料蛋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和生态营养技术、猪抗病营养技术、规模化猪场用药规范消毒规范、重大疫病免疫程序、组装集成生猪养殖技术、猪血酶解氨基酸产品的关键技术、规模化猪场饲养管理规程、猪肉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技术、预调理冷保鲜肉制品加工方法、脆皮肉豆花加工方法……

  和前一个链条不同的是,这个链条的关键词是技术,是科技。在这个链条背后,是包括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伯乐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德阳市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科研机构派出的科技团队,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组合在一起,成就了一个相互链接的“技术链”。

  正是得益于这些技术链的参与和支撑,原本短小的生猪产业链被拉长做大,迅速崛起。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省猪肉产品精深加工新增产值12.0亿元,新增利税3.8亿元,带动农民、牧民养殖增收12.75亿元。同时,该项目建设和营运,间接带动了机械、物流、包装、检测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还不只是生猪产业。几年来,在省科技厅指导下,分散在产业链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省内外优势科研单位40多家,龙头企业30多家,跨学科、跨领域的200多名专家被集成在一起,建立了包括生猪、茶叶、蚕茧、食用菌、薯类、家兔等在内的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了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企业、产业集聚。

  “茶叶中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获得成功!”

  “柑橘浓缩汁脱苦关键技术研究突破”,该项技术使柠檬苦素含量降低70%,达到8ppm以下,苦味由5~6级降到1级。果汁品质达国内领先水平。

  家兔腹胀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工作者已从发病兔体内分离到46株细菌

  ……

  在技术链的支撑下,先前制约产业发展的急需的关键技术一个接一个被突破。截至去年,全省示范推广新品种33个,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85项、新模式21项,申请专利66项,获授权专利24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转化应用,实现了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日新月异的产业环境,成为科技力量发挥能量和成长发展的广阔舞台。在产业的带动下,我省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没有产业的土壤,科技就没有活力,没有动力,也没有舞台。”说起技术链与产业链的互动,茶叶产业链首席专家谭和平研究员没有更多强调科技对于产业的支撑,在他看来,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发展既是目的,也是动力。“科技工作者应该感谢产业的发展。”

  几年前,谭和平作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参与到了全省茶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的就是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推动四川茶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对于像这样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以及其中遭遇的无数难题,谭和平坦言当时自己并不具备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

  唯一的出路在于探索。时间飞逝,几年过去了,在谭和平以及很多科技特派员的配合下,先前阻碍四川茶叶产业发展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攻克。

  他们先后研发出数控送料机、远红外数控滚筒式杀青机、数控自动化揉捻机、电磁脱水解块机、远红外数控振幅式理条机、远红外数控提香机、微波数控杀青机、数控节能增香烘干机、电磁式数控理条机等10种单台新型茶叶数控加工机械;研制的新型数控茶叶加工机械试销27台。

  他们在新型茶叶数控加工机械共申请了专利41项,其中获证专利17项,授权专利15项;获得了省级茶机推广鉴定证书10项,形成了名优茶、优质绿茶、出口绿茶、颗粒形四川乌龙茶、条形四川乌龙茶、花香红碎茶生产工艺技术各1套……

  在此过程中,谭和平的团队调研了省内多家知名茶叶龙头企业,利用项目各项阶段性研究成果,帮助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渡过了技术难关。

  毫无疑问,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极大地促进了茶叶产业本身的发展,但谁又能说这是唯一的结果?在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本身也得到了快速成长。拿谭和平本人来说,他说,自己在参与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收获丰厚。茶产业本身不仅为他们的科研团队提供了资金,也提供了实验的平台,获得了一系列成果,也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科研团队,而这些成功是长期受益的。

  何止茶产业。在全省8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来自全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和不同年龄段的200多名专家被集成在一起,实现了产业与科技的“亲密接触”,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科技队伍和科技实力也得到壮大和发展,经过产业的淘洗和滋养,全省的科技队伍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锻炼,科技实力大大增强。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