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带富帮困的坚强堡垒——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雷山县乌东村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1-07-23 11:49:41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2010年我村收入280万元,人均纯收入5580元,全村仅茶叶一项收入达63万元,村民杨昌益一家仅茶叶收入就达1.5万元!”7月1日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的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党支部书记杨禹满脸兴奋地说。

乌东村,地处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坐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半山腰,海拔1300多米,全村现有108户,477人,党员21名,耕地面积420亩,人均0.88亩,森林覆盖率95%。长期以来,由于乌东村海拔高,自然气候恶劣,村民经济收入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省一类贫困村。

雷山县委书记吴育标多次深入乌东村调查研究,并把该村作为自己的联系村,积极为该村发展“把脉”:“乌东村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选准一条发展路子。”2006年初,该村通过开展民主化程序选精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并通过开展“乌东村的优势与不足”、“乌东村应该是这样发展的”等大讨论,广集民智,使村民自治得以突出体现。2006年,乌东村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村党支部一班人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路子。

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农户进行摸底调查,模清村民对农村实用技术的需求底数,并分类进行梳理。本着“有求必应、因需培训”的原则,着力满足村民的发展需求,就多数村民关心关注且市场潜力大的需求趋向确定重点产业和主导产业。2007年以来,乌东村共建立农家乐接待、茶叶种植、折耳根种植、水苔种植等7个学习小组,共培养了35户“一户一技能”产业示范户和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致富能手。

乌东村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依托地处雷公山森林公园境内的地理位置优势,立足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着力打造旅游、休闲、观光、度假的理想圣地。近年来,该村多渠道筹集资金150多万元,完成了进村油路改造1.8公里,步道硬化4.2公里,河流整治1000多米,建成了芦笙场、芦笙长廊和风雨桥,实施排污设施建设、房屋改造、“一池三改”和闭路电视改造工程,现在户户通闭路电视,全村拥有沼气的农户已达85%。村容寨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对外知名度。2007年11月,乌东水系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2010年共接待游客15000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万元。

目前,乌东村有茶叶基地784亩,折耳根基地130亩,水苔、苦苣、红珊瑚、绿珊瑚、樱桃、番茄等20种特色蔬菜种植基地110亩,全村年产值达180万元。

作为“示范村”,乌东村2006年被雷山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村党支部”;2007年被雷山县委、县政府评为“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先进集体;2008年被黔东南州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08年被省委党建工作组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雷山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被雷山县委、县政府评为“种茶示范村”;2010年被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省精神文明办评为“先进集体”;2011年7月1日被中共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500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之一。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