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张库大道]旭仁其木格的“茶路”情缘

发布时间:2011-07-19 12:59:32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旭仁其木格架起友谊的桥梁。

 

                        旭仁其木格在恰克图市接见采访团的见面会上。

                             旭仁其木格带领采访团考察。

300多年前,中国商人将福建武夷山的“川”字牌茶运到了俄罗斯。再将茶叶从俄罗斯运到英国伦敦,就这样一条商道慢慢形成了,因为先是从运送茶叶开始的,所以这条商道被后人称为“茶叶之路”。
    这条商道至道光年间为其繁荣阶段,这是由于在漫长的年代里中国茶在俄国已经培养起了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其中西伯利亚一带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渔猎民族,甚至达到“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
    如今,自从进入蒙古国就能感受到这条“茶叶之路”对蒙古国、俄罗斯的深远影响。在这两个国家吃饭不管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茶是饭桌上必备的饮品。
    正因“茶叶之路”的历史地位,后人为了挖掘这条被淡忘了近百年的商道,俄罗斯、蒙古国、中国都相继成立了“茶叶之路”研究协会,并都尝试着开发这条旅游线路。
    而张家口日报社“重走张库大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在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行程都由蒙古国茶叶之路研究协会安排,而通过这次合作也为开发“茶叶之路”这条旅游线路起到了探路和宣传的作用。
    旭仁其木格(简称旭仁),蒙古国茶叶之路研究协会会长。
    她毕业于蒙古国国立大学外交学专业,会英语、蒙语、俄语。
    旭仁曾在蒙古国北部城市阿勒坦布拉格设立的一个投资者协会中工作过,该协会曾和北京、乌兰巴托、恰克图等城市的商人有经济来往。而这种经济往来正是依托“茶叶之路”这条经济走廊开展。这也为旭仁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和俄罗斯。
    2007年,中蒙俄三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召开了三国旅游协调会,会上有官方代表也有民间组织。通过这一次的会议,中蒙俄三国在旅游开发和资源互补上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
    “中国和俄罗斯在交往时,而作为必经之路的蒙古国可以起个纽带桥梁的作用,所以基于这种原因成立了茶叶研究协会。”旭仁说,协会成立后,专门研究茶叶之路历史、发展旅游、开展沿路城市经济贸易、开展三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三国人民友好来往。
  
     相关链接:
     
阿勒坦布拉格
    阿勒坦布拉格,又译阿尔丹布拉克,中文名称买卖城,是今天蒙古国色楞格省北部蒙俄边境的一个城市,北面毗邻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恰克图。阿勒坦布拉格苏木政府所在地。在蒙古语中阿勒坦布拉格又称南恰克图。
    这里是清代中俄边境重镇。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中俄通商。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河北恰克图划归俄国。清朝於河南建新市镇,作为中俄贸易地,故得汉名“买卖城”。
    今天,阿勒坦布拉格成立了阿勒坦布拉格自由贸易区,是蒙古和俄罗斯进行外贸的重镇。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