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 一叶茶 一棵树——农行南平分行助力闽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1-07-16 11:04:29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福建南平是典型的山城,地理地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以农业经济和特色资源经济为主,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南平的“三农”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面对这片孕育着勃勃生机的希望田野,农行南平分行积极践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理念,结合闽北金色粮仓、绿色林海和醇色茶香的“三色”资源,创新产品、服务、渠道,突出做好支持“一粒米”、“一叶茶”、“一棵树”业务三篇文章,耕耘出一片绚丽的风景。

 做大“一粒米”,助力“粮仓”经济

南平被誉为“福建粮仓”,全市有8个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该行深入了解粮食加工、粮食贸易业及粮农的服务需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对龙头企业的定单农户或基地农户发放贷款支持其生产,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该行以粮食加工企业为依托,为粮食加工、粮食贸易客户量身定做“公司+粮农”金融服务模式,以惠农卡为载体,通过企业一头连着田间,一头连着车间实现了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实现了企业、银行增效,贸易商、农户增收。该行支持的恒大实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企业能从一家小作坊发展到全市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多亏了农行长期以来鼎力相助,特别是农行与我们公司签约农户小额贷款担保授信,通过惠农卡及时将春耕生产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更为广大农民朋友送上了‘及时雨’。”南平恒大实业总经理陈金妹如是说。该行通过“公司+粮农”担保已发放农户贷款6690户,余额2.3亿元,业务涉及全市40多个乡(镇),2010年粮食订单达8万多亩,带动农户28000户致富。

做精“一叶茶”,助力“大红袍”茶产业

南平市茶叶资源丰富,形成武夷岩茶、建瓯水仙、政和白茶三大优势品牌,武夷岩茶、政和白茶获得了原产地保护,武夷岩茶制作工艺被联合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行以“大红袍”茶叶品牌为依托,支持星愿茶业、永生茶业、日丰茶业等茶业企业15户。同时采取“公司+茶农”方式,以茶叶加工企业为平台,以农户小额贷款为载体,通过茶叶加工企业担保,解决茶农贷款需求,已发放茶农小额贷款63笔,金额296万元。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在农行长期支持下, 从一个家庭式私营企业成长为省级农牧业龙头企业。该公司加盟的茶农张金秀原来经营自家茶园,年收入约10万元,通过公司担保,获得农行惠农小额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扩大了生产规模,随着大红袍品牌知名度的提高,销售良好,去年年收入达60万元,并新建了一栋6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此外,该行加大对优质茶农支持力度,推广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等金融产品,助力做强“大红袍”品牌。

做强“一棵树”,助力“绿色”产业

南平森林资源丰富,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林业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该行积极探索“公司+林农”、林权抵押等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和林农造林、营林、育苗周转资金及收购新林业基地资金需要,择优支持了福人林业等林业企业29户。2010年,该行累计发放1.35亿元贷款支持福人林业公司发展,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并通过“公司+林农”的模式,带动林农900多户,解决林农贷款需求。林农邓锦雨从事林业种植生产,拥有442亩林地,承包379亩荒山,通过福人林业担保,获得该行100万元贷款,用于林木抚育、种植山场,此举对水土保持,环境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增加收入50多万元。目前,已发放林农贷款69笔,金额近2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行南平分行通过支持闽北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力支持了海西绿色腹地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农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融入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的层次提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