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张库大道]达日汗的中国元素

发布时间:2011-07-15 16:14:10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由中国工人建设的过街天桥。

景色优美的达尔汗市。

藏于博物馆中的纸币。
    一路北行。
    14日,“重走”采访团从乌兰巴托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达日汗市,该市是达日汗乌拉省省会,也是蒙古国第二大城市。
    从乌兰巴托到达日汗,是茶叶之路上的其中一段,历史上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我们只能在茫茫草原上,想象这一条北去的商路。
   就在我们即将到达达日汗时,远处高耸的烟囱扑入我们的眼帘,这样的情景在北行之路上并不多见。达日汗市面积不大,却是蒙古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肉联厂、钢铁厂、砖厂等众多工业,其中钢铁厂是蒙古国最大的。
   在即将跨入城市“门槛”前,我们先登上一座山岗,远眺达日汗市。林立的楼房,绿树掩映的街道……我们真没想到,草原上的达日汗,城市味道竟如此浓重,难怪其城市建设排在蒙古国第一位。
    达日汗乌拉省10万人口,其中8.5万人生活在达日汗市,其余人生活在牧区,该省下设三个苏木,除畜牧业外,还种植蔬菜。午饭,我们吃的蔬菜竟是当地人在草原上种植出来的。
    建市只有50年的达日汗市,是一座友谊之城。
    我们在该市停留时间很短,活动范围也不大,行色匆忙中,我们却在该市发现了许多的中国元素。
    在我们就餐的饭馆,对面楼房的广告牌上,闪现出“彩虹汉语学校”几个汉字,这让我们十分意外。陪同采访团的达日汗学院教授伽穆乐道尔吉介绍,这所私立学校是由中国人开办的,现交由当地人办学。在这所学校内,1至11年级的100多名蒙古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他们完成这里的学业后,还可以到中国去继续深造。
    达日汗市分工业区、新区和旧区,其中新区与旧区的分界是一座斜拉式过街天桥。这座2008年建设,长110米、宽4米、高16米的过街天桥,是由中国工人建设的。站在桥面上,可以远眺到这座城市中最高的楼房,一栋16层的住宅楼,这样的高度,在蒙古国十分罕见。近处,铺满草坪的街心花园,别致而新颖。伽穆乐道尔吉说:“因为那达慕,市民都在休息,否则,街上的车辆和行人将很多,这座过街天桥建的非常有必要。”
    过了天桥,我们来到马头琴雕塑前,青铜做成雕塑,表现的是云层上一骑马的蒙古国军人在拉马头琴。伽穆乐道尔吉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传说:骑马的军人马头琴拉得非常好,由于他远离爱人,每天就骑马飞天,晚上到爱人那里拉琴,白天再回去。而马头琴雕塑所用的青铜材料为“中国制造”。
    下午3时,我们又要前往色楞格省。或许在达日汗市,还有更多的中国元素,我们已来不及寻找,但是我们深深知道,其实这样的联系,早在茶叶之路时就有,只不过新的时代,换了新的内容。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