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从单一到全面,让农产品有品牌,放心安全
浙江省诸暨市双马禽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绩再度“飘红”,去年合作社返还社员收益103万元。社员蒋金龙说:“有了合作社撑腰,我们放心了。”
据了解,成立合作社之前,鸭农通过经纪人把鸭蛋卖给双马禽蛋有限公司。但分散经营的养殖户常常遭受经纪人的压级压价、克斤扣两。2007年,双马禽蛋公司牵头成立了双马禽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生产到销售,对社员采取“六统一”服务,让放心农产品有了更大的市场。
诸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萌芽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经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93家,带动农户24.77万户。从单一指导生产,到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诸暨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农民从转方式中得到了实惠。
2003年成立的诸暨市云剑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发展订单生产。云剑社社长曹宝英说:“打好了‘品牌’和‘标准化’这两张牌,社员有信心、有底气。”
品质决定竞争力。曹宝英说,合作社成立后,要求每个社员执行茶叶生产标准。通过技术培训,合作社社员高档茶平均增幅在5%以上。合作社的主导产品“云剑”商标是绍兴市著名商标,市场占有率较高。
“以前高菜多了没人买,只好看着它们烂掉,现在不愁了!”诸暨市璜山镇一家种植高菜的农户,展示着一包包“绿芽牌”高菜。
农发出口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黄铃国说,2003年合作社成立后,引进了先进的保鲜、运输、加工技术,做高端蔬菜产品,去年合作社总收入1350万元。
从弱小到强大,合作社还待政策扶持
“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扶持。”黄铃国说,成立之初,政府的各种资助和补贴,帮助合作社渡过资金的难关。
据了解,在诸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一系列税收优惠:销售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业机耕、病虫害防治、植保等技术培训业务免征营业税等。另外,每年对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给予10万—30万的资金扶持。
调查中发现,“融资不畅、资金短缺”依然是合作社面临的一大难题。曹宝英说:“银行贷款难,合作社只能依靠社员投资和自身积累能力发展,资金是最大制约因素。”
另外,在一些由产销大户牵头创办的合作组织中,决策权掌握在产销大户手中,普通社员只能用脚投票,没有发言权。人才的匮乏造成合作社发展后继乏力。大部分合作社社员对自己的权利义务缺乏全面认识,对长远发展也没有规划。
因此,建议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通过各种渠道为合作社培养专门的人才,带动合作社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