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英山县土地流转“转”出农民致富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1-05-23 14:33:35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近年来,湖北省英山县围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集中。据统计,全县农村土地累计流转面积达26856亩,流转农户15528户,分别占农村总承包耕地面积和承包农户12.6%和16.2%。

  据了解,该县土地规模经营主要模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集体经济带动型。规模经营业主在接手流转的土地后,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大幅攀升。金家铺镇东冲坳村112户村民和村里的茶叶合作社签订协议,把自家承包田经营权转让给合作社,每年每亩从合作社获得830元的租金,到年底还可以按利分红。

  将土地整合起来,让其产生更大的效益。现在英山县已经有50多个村开展了土地流转工作,流转面积2.6万亩,农民人均增收400元。英山绿屏茶业公司承包及租赁屏峰、英山尖、草盘大沟等8处茶场开发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茶园亩平纯收从原来的300元提高到3600多元。方家咀乡干部租农户水田100亩发展小龙虾苗种生产,亩平纯收达3500多元。

  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该县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找到了发财的门路。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有2000多名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后,离土不离乡,从事商贸、运输等二、三产业,有260多名农民办起了2个万头养猪场、21个“150”式养猪场、19个养鱼场。

  草盘地镇租赁式流转耕地全部用于发展药材,年各类药材产量3750吨,亩均收入7100元,是种粮收入的10倍以上,是流转前种药收入的1.7倍。韩婆墩村饶早阳租赁本村农户农民土地15亩,种下柴胡、当归、栀子、天麻和茯苓等品种多样的药材,1年收入突破了20万元。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