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急
茶叶里数绿茶的产量最大。因其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所以上市也最早。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便是这早期的春茶。数数这些有名的高级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等等,都采制于春茶前期。
关于品茶,外行人或许尝不出个所以然,但对内行人来说,只要简单一句话:多喝。多喝并不是牛饮,而是有比较地喝,多喝不同档次不同品种的茶,别只喝好茶,不喝歹茶,也别只喝自己熟悉的茶,拒绝陌生的茶。就同笔者前两天在一次聚会上和朋友聊的:“茶和葡萄酒一样,只盯着好酒喝,就发现不了那些让你惊喜的美酒了。”
西湖龙井:春茶首选
不管买的起买不起,头采龙井拍卖,每年都能成为茶客或者伪茶客口头的谈资。早年还要担心朋友买错,得叮嘱一声,别买到仿冒龙井珍品“乌牛早”的假茶,这些年基本上不用这么叮嘱了,大部分人都会熟门熟路,直接找杭州龙井村、梅家坞或狮峰山订上,虽然不敢保证一定品质很好,但是基本上不太会有假茶。
其实茶这个东西,在农产品[19.40 0.67% 股吧]中确实算矜贵的。冬天最好有雪,但是开春最好别寒,天气不能热太快,要维持在一定的温度,才好采摘和炒制。龙井,由于基本上是平地茶,所以特别讲究这个。头采龙井,基本上都是卖个价钱,所以原料也不敢太马虎,不敢说是一芽一叶,最起码也得是一芽两叶。笔者去梅家坞和龙井村,还特地帮当地的农户分拣过茶叶。龙井由于下锅有要求,太潮肯定要摊开,而且不能闷着,茶叶一闷就容易闷坏了,炒出来的茶带闷闷的水气。而现在的小工,基本上都是浙南来的,西湖龙井产地附近的小工已经很贵了,每次采出来的东西,由于是按天算钱,多数都达不到雇主的要求,所以往往要进行再次分拣,还要择掉一些多余的茎叶。曾经有个梅家坞的茶农教过,老的龙井采摘规矩,是真的要求很严格,特级必须是一芽一叶,而且茎要正好在叶根掐断,所以摘出来的叶子漂亮,炒起来也方便。但是现在因为,一,龙井现在基本是茶就能卖出价钱,没人再会那么仔细的择茶;二,加上去就是成本,除了客户特别要求,基本上不太做细致的择茶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了,能看上去叶茎不要太长,一芽三四叶不要连芽都看不见,而且就算所谓的一级茶里,一芽三四叶保证在一个很低的比率,叶子也不大,基本上也能接受。
早年杭州龙井和嵊州龙井常常会有人模仿狮峰龙井的做法,做得偏黄。笔者最早也是从中国茶叶研究所刘栩老师的嘴里听说到狮峰的“糙米黄”这个颜色。但是真正见到也是在后来看过很多茶之后才会深有体会,狮峰龙井的糙米黄不同于普通龙井炒制出来的那种过火的黄色,是绿中带有一点自然色泽的嫩黄,黄色较淡,但是颜色偏近我们目前可以买到的糙米(即未打掉包膜的米)。而梅家坞今年来因为老茶客增多,逐渐开始回复过往的翠绿风格。
不管是狮峰还是梅家坞,香气都是很不错的。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