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体验式农业生态游应延伸产业链谋求发展
记者发现,很多类似刘娜的市民,催热了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从婺源领养茶树到万年私人定制农场;从凤凰沟采摘桑葚到新祺周采摘蓝莓……江西很多农业企业发现了这一商机,纷纷布局体验式农业生态游。
现象:体验式农业生态游 风生水起
“来婺源采摘新茶,不仅可以看到制作茶叶的过程,还可以自己参与制作新茶,很有收获,我要认养一棵茶树。” 游客周雯边说边将“南昌周雯的茶树”标识牌插在婺源林生茶代种基地。如今,像周雯一样热衷观光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
从5月9日至6月30日,南昌新祺周特举办第三届江西蓝莓采摘节。500多亩的蓝莓种植基地每日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江西各地的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确实很热,婺源的新茶采摘,九江的草莓采摘,吉安的葡萄采摘,以及南丰蜜橘采摘等等。”江西某知名旅行社的经理邓新林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乡村都有特色明显的观光采摘节,他们旅行社也会根据不同特色进行市场推广。
影响:“钱途”光明引农企纷纷投资布局
“一个旅游农庄或景区,没有与消费者互动是没有‘钱途’的,不注重生态概念与可持续发展,是没有潜力的。”江西思科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思进告诉记者,在从事旅游业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现在旅游业进入全新时期,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旅游消费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旅游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地看风景,越来越注重追求丰富多彩的亲身体验与互动。
“蓝莓、茶叶等观光采摘正是顺应人们这一新需求所产生的,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新经济形态。”邓新林向记者介绍,目前江西很多农业企业都在抢滩布局这一块业务,如万年的江西正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推出了私人定制的农场,即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农耕细节,还可以按时节参加家庭插秧节、收割节、稻草节和万年旅游景区免费游等体验活动。
夏思进坦言,这个行业充满了“钱景”,吸引了很多农业企业投资开发。规划总面积5.9万亩,总投资约23亿元的南昌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尚在开发,就吸引了很多农企参与进来,其中有一块就是大力开发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
观察:观光采摘难以满足需求
记者发现,自从江西各地建起多个采摘园后,不少市民又多了一个新去处。到乡间去呼吸新鲜空气,亲手采摘新鲜蔬菜水果,即便是价钱贵一些,也物有所值。近年来,愿意采摘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可是有些农庄采摘园设施简单,难以满足市民需求。
今年的3月,南昌市民徐亮带着家人到九江县一家草莓大棚摘草莓。
“但除了草莓之外,大棚周围没有其他可以提供玩乐、休息、用餐的地方。”徐亮告诉记者,没有其他旅游项目,总觉得不够尽兴。
“如何让游客在农庄与乡村慢下来、住下来,有更多的体验,是很多抢滩农业生态旅游的农企值得思考的问题。”夏思进坦言,一个农庄或景区,单纯观光采摘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建议:延伸农业生态观光产业链
采访中,记者发现, 除了观光采摘之外,不少农庄、果园开始研发衍生产品,旨在做大观光采摘的延伸产业链。
“我们已经把草莓制作成草莓酱、草莓饼等等。”夏思进向记者介绍,他们公司对采摘游的衍生品售卖已开始挖掘,目的就是延伸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链。
“生态、人文、经济、可持续应该是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的四大核心。”夏思进认为,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农业旅游区的出现和存在,客观上能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此,邓新林十分认同,他认为,江西好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江西很多地方的农业生态旅游不能光吃“绿”的老本,还要让游客在休闲旅游度假中,体验浓厚的特色乡土文化。要在“土”、“乐”、“绿”字上做足文章,已经成为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