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 为政之道清似茶
毋庸讳言,现实中,一些地方、一些党员干部中,经营小圈子、拉帮结派的“不正当社会关系”盛行,形如地方政治空气中的雾霾。“雾霾”之下,模糊了公与私的分野,混淆了义与利的边界,扰乱了党纪、政纪和国法。梳理近年查处的贪腐窝案,那些落马官员在人际交往上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有自己的圈子。圈子,即他们精心编织的社会关系网,而“织网”的目的,则是互相借力,实现、维护个人的私利。这样的“不正当社会关系”雾霾,就是良好从政环境的危险杀手。
君子之交在对“不正当社会关系”雾霾的治理中,有着类似“清道夫”的功能。如果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立君子之德、行君子之风,以君子之交的目的、规则,疏浚、清理围绕在自己周围的各种关系,那么,蓄积的就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坚持君子之交,首先要端正交往的目的和动机。现实中,一些干部的人际交往滑入“不正当社会关系”,全因一个利字:与上级交,是为个人晋升打通关节;与下级和同级交,是为选票、为通融;与同乡、校友交,是为相互照应、办事便利;与商人交,则是为将权力变现。而君子之交,则不掺杂任何个人世俗利益——周恩来曾说:“情义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才是伟大的、崇高的。”党员干部应时刻以此“校准”自己的人际交往目的:与校友交是否为了在“致青春”中重温美好、擦亮初心?与商人交,是否为当地经济发展谋?与同僚交,是否合力为民生福利谋、为事业发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