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安溪铁观音文化现象

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的母亲、“中国世博茶寿星”、百岁老人陈省亲手泡茶,奉茶给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他们分享品茶与人生感悟。
国外专家学者体验传统制茶工艺。
福建茶叶网5月22日讯:“仅仅一天多时间,安溪就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铁观音茶的制作方式很精致,茶艺表演很漂亮。”在参观安溪茶文化时,英国人类学会前任会长、牛津大学万灵学院院士、大英学院院士巴大维(David Parkin)如是说。
在安溪铁观音春茶全面上市之际,“中国茶的世界——安溪铁观音文化现象的国家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19日—22日,在“中国茶都”安溪举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泉州”2014活动年系列论坛之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费孝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部分外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以及来自英国、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和国内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100多人齐聚安溪,研讨铁观音茶文化。
昨日,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一次安溪茶文化史迹考察活动,足迹遍及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铁观音集团厂房及创意馆、魏荫铁观音茶叶基地、清水岩等地。研讨会期间,“中国茶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演讲暨主题调研报告、比较视野中的茶文化、中国的山水意境与“周边”茶文化、中国发展道路中的茶等主题研讨活动将相继召开,还将围绕安溪茶的文化现象评论展开品茗与圆桌会议。 (完)
延伸阅读:栽种安溪茶树 收获长青友谊 “中国茶的世界——安溪铁观音文化现象的国家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参加“中国茶的世界——安溪铁观音文化现象的国家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数十位中外知名学者,20日在安溪县进行了一次安溪茶文化史迹考察活动,加深了对安溪茶的了解,体会到安溪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内外专家学者参观了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铁观音集团厂房及创意馆、魏荫铁观音茶叶基地、清水岩、生态茶园、安溪茶学院、中国茶博汇、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馆等,观看传统与现代制茶工艺,欣赏安溪茶艺表演及高甲戏演出,现场品茗,感受安溪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参观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研究部主任戴木德感慨地表示:“我已经爱上安溪茶了!”他说,以前自己都是喝咖啡,今后会更多地喝茶、喝这种健康的“中国饮料”。
“把珍贵资料带回韩国”
安溪铁观音的起源素有“王说(皇帝赐名说)”与“魏说(观音托梦说)”之两议,这引起了中外学者们的浓厚兴趣。20日一大早,中外学者们便搭车赶赴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县西坪镇。在这里,他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尧山村的“南轩”、茗圣坊、南阳石和移植百年的铁观音茶树;松岩村的铁观音茶母树(打石坑)、代天府、五福石和文魁石等历史人文景点,每到一处,学者们都会认真地听取解说员的讲解,并进行拍照、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还为宾朋们表演了铁观音茶的制作过程,引来了阵阵掌声。
韩国全北大学考古文化人类学科教授李廷德手中拿着相机对铁观音茶母树拍个不停,还请路人为他在茶母树前拍照留影。他告诉记者:“大自然里藏着茶香呀!这样历史悠久的茶母树真是难得一见,我会把这些照片带回韩国,作为以后研究安溪铁观音茶的珍贵资料。”
百岁老人邀约“茶宴”
到达安溪铁观音集团凤山文化创意馆时,由百岁老人、“中国世博茶寿星”陈省老太太准备的一席“茶宴”,正静候着中外学者们。陈省老人热情地举杯邀请中外来宾品饮安溪茶,并告诉宾友们在劳累之余啜饮清茗,能让生活更有意思,延年益寿。一茶在手,清气袅袅,茶香幽幽,慢啜细品,不啻让一股涓涓细流浸润身心。中外专家学者们纷纷对陈省老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激,意大利米兰比卡可大学人文科学院教授马力罗在连饮数杯安溪铁观音茶后夸赞不已,他说,安溪人的好客让他品出了茶的另一番“甘味”。
在饮茶的同时,学者们也不忘“鉴茶”。他们向安溪的品茶师们学习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品铁观音。荷兰皇家学院院士、德国马普研究院族群与宗教研究所所长范笔德称,他虽然还是不太懂如何品鉴铁观音,但依旧为安溪茶文化而着迷。
在安溪铁观音集团安溪茶厂内,中外专家学者们与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还共同挥锹,种下了多株安溪铁观音茶树。这些茶树既代表着他们对安溪铁观音的敬意,更代表着从此结下长青友谊。
“灵气之地”令人难忘
清水岩位于安溪蓬菜乡,山水丽秀,殿宇崔嵬,是闽南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中外学者们在这里除了欣赏巍峨壮观的宗教建筑外,还对“清水祖师信俗”进行了考查。在得知清水岩现存建筑是以“岩图碑”为“建筑图纸”复建的,数百年来建筑规制几乎保持不变时,啧啧称奇。伦敦大学大学院教授罗兰认为,安溪的地理物产以及人文历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称安溪是“有灵气之地”,“这是一次难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