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或将在下周发布实施
记者采访获悉,自今年10月份起,青岛市茶叶协会等机构就着手制定青岛红茶地方标准。由于黄岛区海青镇茶企碧雪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茶品种引进、栽培管理、产品质量提升等已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性实验,确立了符合本地红茶生产加工管理的技术规程,所以由其承担编制《规程》初稿,并征求了青岛市果茶站、山东省茶检站、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茶学方面的专家意见,对内容进行了完善。
《青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根据鲜叶原料和加工技术的不同,将青岛红茶按照感官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规程》正式发布后,市茶叶协会101家会员茶企将严格执行。
2010年,黄岛区海青镇利用当地鲜叶,结合我国台湾等地红茶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青岛红茶,近年来海清茶推广得比较好,茶叶产量较高。但是单纯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茶叶积压。
茶农介绍:“红茶在制茶工艺中会经过发酵处理,在常温下保存时间较长,在冬季市场中需求量很大。因此,在到南方红茶生产基地实地调研后,我们又引进了红茶自动化生产设备,并且邀请了经验丰富的红茶师傅,教授我们红茶加工技艺。”
相关专家表示,《青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实施后,将有利于统一生产加工制作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打造青岛红茶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