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叶农药超标背后的责任缺失

发布时间:2013-08-04 12:15:4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编辑:雷海超 
     福建茶叶网8月4日讯:近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就“我国茶叶生产到底是怎样的现状?农药超标是否真的非常严重?”等问题到著名的毛尖茶叶主产区河南省信阳市进行了调查。信阳的茶农说,“现在正是茶叶长虫厉害的时候,如果一家茶园不打农药,虫子就都会被赶到这家茶园,因此这里没有不打农药的茶园。”对于虫害,物理杀虫的方法不是没有,但是却因为价格昂贵,茶农情愿选择农药。因此,信阳当地茶叶农药专卖店比比皆是。而茶叶销售商说,“由于农药茶价格比其它茶叶便宜近一半,这里专门有人就收购农药茶包装后,高价销往外地。农药茶在当地市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茶农也说,“我们都喝纯茶。没打过农药的。打完药喝得少,都不敢喝。卖了是人家喝,谁要买谁就喝。”

  “谁要买谁就喝”背后是责任的缺失,农民、茶叶销售商、农业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缺乏责任意识,这种缺乏源于小农思想,信阳毛尖产业也会因此受到冲击。信阳茶农和茶叶经销商的小农思想已然在信阳形成了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对于农药茶心知肚明,也不喝农药茶,这些茶叶就流出去“毒害”消费者。这种做法仿佛能够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其实却在损害信阳的整个茶叶产业。其实这种现象在一些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也有出现,如之前山东毒姜事件、江西毒皮蛋事件和果脯门事件等,这些事件都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都来负面冲击。

  “谁要买谁就喝”这句话虽无情但却说出了农民的心里话,茶农知道农药茶对身体有害,因此自己不喝农药茶,但是有茶叶销售商收购农药茶,茶农也就使用农药杀虫,并将这些茶叶卖给销售商,而最后销售商将这些农药茶卖给谁,茶农不知道,也就有了“谁要买谁就喝”的说法。自己不喝农药茶却将农药茶卖出去,茶农为了获利而触及道德底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民认为有利可图且农药茶也不会要人命,这才有了农药茶产生,如果农药茶没有任何销路,茶农也不会喷洒农药,也就不会有农药茶的产生。

  可以说,农药茶的产生是因为其有市场,这就像毒品一样。对待毒品这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品,不能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还要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管控。同理,对于农药茶这类有害人体健康的“毒”农产品,也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管控,像缉毒一样来管理这类农产品,通过强有力地监管让这类农产品的市场消失,没有了销路也就没有农民会种植。有需求就有市场,但这个市场是有害的,那么这样的市场就不该存在。

  对于信阳来说,农药茶的出现是政府相关部门不负责任的表现,农药茶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工商和质监等部门难道就一点都没有察觉?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更是会信阳毛尖品牌的不负责任。当地政府在农药茶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政府将这个农药茶市场打掉,同时对物理杀虫进行补贴,那么,农药茶将不会产生,也就不会有“谁要买谁就喝”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语。 (原题《“谁要买谁就喝”背后的责任缺失》)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