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金沙茶产业崛起之路:茶园承载致富梦想

发布时间:2013-06-11 13:10:57 来源:西部开发报茶周刊   编辑:邹兴 周芸吉 
    福建茶叶网6月11日讯:如今,如果您来到金沙,不仅仅要到金池看看“盐茶古道”,更要到八宝山看看壮观的“茶海”。

  位于金沙县禹谟乡的八宝山,昔日是一个个闲置的小山包,部分山包常年缺水,百姓不愿耕种,部分群众选择在山上搞养殖业。而如今,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包却“摇身”变作百姓“金山”,茶园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余亩,到2015年将实现两万亩种植面积,这里也成为毕节茶区唯一一个“乌龙茶”产地,弥补毕节茶产业在“乌龙茶”生产方面的缺失。

  一片片逐渐成林的茶园承载着上万户农民的致富梦想,金沙县副县长吴炜站在八宝山的中心山头指着远方的茶园告诉记者,目前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已经达20.4万亩,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将达到30万亩,辐射带动达45万亩,茶产业年产值12亿元以上,实现人均半亩茶的目标。茶园全部投产后,全县67万人口每年人均收入将增加2000元,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发展茶产业,实现富民增收,拿什么来作为基础,只有狠抓基地建设才是核心”金沙县农牧局局长王正益如是说。

  据金沙县农牧局产业办主任邹兴介绍,目前金沙县在茶叶基地建设方面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是公司其中连片流转土地用于发展茶叶示范基地,带动周边茶农建成茶叶生产基地;二是以村为单位,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土地集中的农户建成茶园后,以实物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以整村推进的放建成茶叶基地。

  为更好地抓好基地建设,金沙县委于2012年10月出台了金委(2012)53号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连片种植标准化茶园面积达500亩以上的个人或企业进行奖补,经验收合格后每一亩一次性补助茶苗款400元,每年每亩补助茶园管护及基地设施建设费200元,连补三年。对组织企业或个人投资连片建成标准化扯远500亩以上的乡镇,每亩奖励10元。

  素有“中国贡茶之乡”的金沙县,农民种茶积极性向来很高。受益于种茶政策的支持影响,近年来种茶的“风潮”更是一波高过一波。曾经以传统农业作为经济来源的长坝乡店名村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茶大村,全村1018户农户中有700户种茶,茶园面积达8000亩,并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

  农户在管理好自己茶园后可获每亩200元的补助之外,还可以帮助其他农户或合作社,每天可以获得70元的工资,等全部茶园投产后,农民们每年还将有七八个月的采茶季节,无论是农忙季节还是农闲季节,农民们都有事可做有钱可赚,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选择回家种茶,茶叶已经成为店民村的主导产业。如今的店民村,到处是茶叶、处处是茶“声”。

  店名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朝海告诉记者,如今无论是走在山间小道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有硬化的道路,茶园里的机耕道纵横交错,而这一切的基础设施均是政府的专项资金修建。从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以来,金沙县茶园面积从几百亩增加到现有的20.4万亩,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赵朝海说:“茶园面积的猛增离不开政策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政府大力的支持和实际行动,让我们百姓尝到了甜头,种茶是为我们自己种,通过茶叶实现我们脱贫致富的‘中国梦’。”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