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台:走有机茶之路,打造中国贡茶第一村
伍家台村盛产茶叶,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施南府历代土司都从这里选取上等好茶进贡朝廷。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一位名叫伍昌臣的制茶高手精心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茶叶进贡,乾隆皇帝品后赞不绝口,遂御笔亲书“皇恩宠锡”牌匾立于伍家台,“伍家台贡茶”因此扬名天下。
200多年过去了,伍家台的茶叶产业不断壮大,制作工艺更先进,茶叶品质更高。2012年,全村茶叶面积达3600亩、人均1.8亩,茶叶产量达1900吨。全村茶叶加工企业达数十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家,最大的一家昌臣茶业公司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如今,“伍家台贡茶”已获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及农业部发布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其系列产品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十大名茶。
5月17日,记者冒雨来到伍家台村。41岁的六组村民杨昌学告诉记者,茶叶生产企业多,大家实现了真正的家门口就业。他在昌臣茶业公司打工,忙时每月工资可达5000元。妻子在家种了4亩茶,收入在村里算中等水平。
一组村民张超办了一家茶厂,去年加工茶叶近10万公斤,销售收入200余万元。像他一样办厂的村民还有很多。
“走有机茶之路,打造中国贡茶第一村、恩施州第一个有机茶专业村。”伍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郑时兵说,这就是该村的发展定位。为实现发展目标,该村实行村企共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加大产业标准化建设,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龙头企业就是昌臣茶业公司,郑时兵同时担任该公司总经理,村企共建就是村里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反哺村里。近几年来,公司从利润里拿出资金,为村委会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为村民修建了15公里的入户水泥路,修建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投资近30万元帮扶贫困户、资助大学生,还把企业里的优秀人才推荐到村任职。
伍家台村作为贡茶发源地,其地形地貌也独具特色,茶园千顷,生态优美,特色民居改造如火如荼,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一个个“茶在山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新型小村庄和“一户一院、一院一景、一景一特”的庭院生态区正在悄然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