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助推闽茶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3-05-22 18:54:20 来源:东南快报  编辑:孙鹏伟 林育金  
    福建茶叶网5月22日讯:5月15-17日,来自福建省各设区市海茶会会长和部分茶专家、茶企负责人及相关部门领导等100多人会聚安溪,共同分析了全国茶产业面临的形势,共同探讨了福建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

    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急切的时刻”。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强调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同时,十八大以来全社会劲吹节俭之风,消费潮流的改变,预示着茶叶消费模式和行业格局将会随之发生变化。这都将对茶产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刻不容缓。

    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生态绿色是十八大的发展精神之一,企业和地方政府要以此为中心基础,从构建生态产业着手发展可持续的茶产业;质量安全是茶企转型升级的保障,要从品种培育、生产加工等方面控制农资的合理、科学使用,加强对茶农、茶商的生态理念指导、技术培训;品牌是茶企转型升级的载体,它与产品的质量密不可分,鼓励茶企通过兼并、合作社等方式做大做强;创新是品牌转型升级的动力,各茶企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特点,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应用水平,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

    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峰:

    通过前面茶产业形势分析会可以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呈现出茶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控制产能、提高茶业的整体效益迫在眉睫。

    现在很多茶区都在扩增茶园面积,以增加种植面积的简单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却没有想过,一旦市场有变化,大家少喝一点茶,同时产量又在增加,这就可能带来极大的销售压力。再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各类茶的发展不平衡且呈现波浪式发展态势,现在流行红茶,可能明天就流行白茶或者别的茶,在这样多元的时代,盲目扩张种植面积并不可取,相关部门更应关注的是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提高茶业的经济效益。

    可持续化、生态化、安全化、科技化、品牌化、网络化这六个方面是值得深度探索的方向。

    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李步泉:

    宁德全市现有茶园面积约100万亩,2012年茶产量为7.5万吨。总体而言,全市茶产业存在:数量多但规模小、品牌多但“杂而乱”、龙头多但带动引领作用有限、缺乏创新型茶企、茶园面积不小但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的路子还十分艰巨。

    针对上述问题,宁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廖小军调研考察后指出:要全力推进茶产业加快发展,注重品质、树好品牌、壮大龙头、开拓市场。廖小军强调,政府要发挥行政资源作用,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这两个轮子一起转、两种作用齐发挥、两个优势共应用。以此促进宁德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案例解读:安溪茶业转型升级  张家坤:排头兵,不失示范作用

    为何茶产业形势分析及发展座谈会安排在安溪举办?接受记者采访时,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表示,安溪茶业在十几年前就处于茶产业发展的前列,现在茶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安溪“仍是全国茶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不失示范作用”,安溪茶业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

    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介绍了安溪茶业转型升级的做法,总体思路是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借鉴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云南等地的茶叶基础管理经验,导入现代产业理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行先试,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退为进优化生态环境,压缩茶园种植面积、叫退石材行业;农资归口专营管理,全面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推进集约发展;力推企业改制上市,支持技术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茶叶电子商务;重视涉茶教育、组织制茶培训。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