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怎样提品位——来自襄阳茶产业的报告
可以说,茶产业是襄阳市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去年,襄阳市茶叶面积达到36万亩,产量达到11600吨,总产值6亿元左右,茶叶产业总体呈现出面积、产量、产值全面增长。茶产业已经成为襄阳市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襄阳市茶叶协会会长张耀华认为,襄阳高香茶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湖北高香型名茶品牌,目前全市茶叶面积具有一定的规模,茶叶加工与销售具备一定能力,产业化发展潜力大,已具备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良好基础。
在这一背景下,襄阳市目前茶产业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茶叶产业化道路上又该如何走下去?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部分专家。
百亿元茶产业目标
襄阳市农委副主任雷运江告诉记者,襄阳市茶产业做大做强优势很多。一是品质优势明显。襄阳属秦巴山系高香绿茶生产区,主要生态因子有利于优质绿茶生产,茶叶品质具有栗香型、回味长、耐冲泡等特点,历来被茶叶专家和消费者所赞誉肯定。是我国长江中上游特色及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二是区位优势明显。襄阳市属于茶叶产销结合区域,是我国茶叶产区的北缘、销区的南缘,历来是我国茶叶及其他传统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三是产业基础雄厚。襄阳已被列入农业部划定的秦巴优势茶叶区域,也是湖北省著名高香绿茶、有机绿茶生产区,茶产业在湖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备创建知名品牌、发展壮大茶产业基础。经过近几年的整合与发展,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襄阳高香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玉皇剑、荆山锦、水镜、汉家刘氏、威杰等一批“襄阳高香茶”核心企业和系列品牌。
因此,去年襄阳市确定以打造100亿茶产业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全市茶叶品牌整合成“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下的3至5个主导品牌,把“襄阳高香茶”打造成“湖北省高香型名茶”和全国茶叶知名品牌,使之成为代表襄阳名城形象的一张经济与文化名片,奠定和夯实茶产业的地位。力争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30%左右,名优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得到推广和普及。
相比过去,如今全市的茶产业有了很大的变化,价值的提高让更多茶农重新捡起了茶叶制作,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但总体而言,襄阳市如今的茶叶企业及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依然不大,茶叶制作技术有限,茶园老化,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总面积的比例还很少。
加快茶产业技术创新
襄阳市农科院副院长、市茶叶协会会长张耀华说,目前襄阳市为加快发展茶产业,已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如大力推进生产技术创新。加大适用技术推广与普及力度,加快茶产业科技创新步伐。
如引进新品种。在重点茶区引进、推广适制高香绿茶的茶树无性系品种,提高良种化水平。每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
改造老茶园。对不同种类的低产老茶园进行分类指导,集中资金和力量办好示范点进行改造,力争在2015年前高标准改造10万亩以上。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部、省标准茶园建设要求,切实推动全市标准茶园创建工作,大力推广茶园有机化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广机械化采剪、名优茶清洁化加工等技术,加强名优茶制作工艺的改进和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质量,提高名优茶市场竞争力;引导茶叶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开展技术培训。依托农业(茶叶)科技服务体系,抓好科技培训、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加强对茶农的培训,培养一批茶叶种植加工能手,提高茶叶种植水平。各茶叶生产县农业(茶叶)技术推广部门和茶叶主产乡镇要配备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充分发挥农业(茶叶)技术推广部门、茶叶协会、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茶叶生产主体和组织的作用,建立市、县、乡、村相互配套,服务形式多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强力培育“襄阳高香茶”品牌
“襄阳市将引导茶叶企业申请使用区域公共品牌和创建品牌基地,下大力推进‘襄阳高香茶’大品牌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襄阳高香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襄阳市农委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鲁波说,襄阳市将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以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为目标,建立和完善“襄阳高香茶”的质量标准监测检验体系和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茶产业推广和信息服务体系,搞好茶叶示范园区建设,以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带动全市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品牌宣传营销力度。统一策划,集中力量宣传“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
此外,襄阳市将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鼓励推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等模式,提高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鼓励茶园连片流转,促进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着力构建新型茶叶流通体系,支持茶叶企业到大中城市开设茶叶连锁店、茶楼,进驻大型超市,参加国内、国际茶叶博鉴会,共打“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持茶叶企业合作、兼并、重组和上市。支持襄阳高香茶专业合作社、茶叶协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其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
延伸茶产业链。拓展茶叶精深加工。鼓励茶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等新产业、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拓展茶叶多种功能,提升茶叶附加值。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旅游与休闲文化的融合,择优支持一批“茶文化镇(村)”、“茶乡游”、“茶楼”、“茶庄”等文化旅游项目和设施。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卫平教授建议,襄阳市已经建立了高香茶的品牌,品牌推广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就是要把高香茶的品质、品位、品牌结合起来,扩大高香茶在全国的影响,使之成为中国茶产业的明星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