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茶叶齐发展 长清特色农业泛出五彩茶光

发布时间:2013-04-19 10:56:47 来源:济南日报   编辑:郭廷瑜 王新勇 邵明红  
    福建茶叶网4月19日讯:近来,济南市长清区捷报频传,喜事连连。先是长清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茶叶品牌。接着,第二届长清茶文化节将于明日开幕。长清区目前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年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红茶、绿茶、白茶、柿叶茶等多种茶叶齐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真正印证了长清区委书记王京文提出的“一年小有名气,三年大有名气”的目标要求。

   “一亩茶,十亩田”农民种茶心里甜

    每一个产业的长期发展都离不开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引导,茶产业也是如此。长清区制定了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惠农政策,根据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特点,先后在万德北马套、坡里庄等地规划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带动了当地3500多户农民种茶。

    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提高,源于当地茶叶发展模式的推动和惠农政策的鼓励。长清区采取“公司+科教单位+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茶产业生产发展模式,并给予新建茶园每亩1000元补助。“原来种粮、育种,一亩地年收入最多2000元。去年第一年采茶,一亩茶园收入就有五六千。”万德镇坡里庄茶农任继朋说,“等茶树生长五六年,每亩收入能达1.5万元以上。”

    农民受益,企业也没闲着。济南南湖玉露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万德镇坡里庄村建立茶叶种植产学研究基地,打造生态观光茶园。公司总经理秦旭昌介绍,公司在坡里庄茶叶种植基地采用“以工补农”的方式,为茶农提供技术、种子和资金,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在企业带动下,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坡里庄茶叶种植基地茶园面积已达700亩。

   “小米汤,板栗香”长清茶里有文章

    农民愿意种茶,企业愿意发展茶,政府愿意扶持茶产业,这些都基于消费者对长清茶的认可。国家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用12个字总结了长清绿茶的特点:小米汤,板栗香,叶片厚,耐冲泡。简单的12个字背后,既囊括了长清茶的先天优势,也凝结着多方的后天努力。

    据了解,长清茶从种植、采茶、加工到定点销售都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不仅保证了茶的品质,也为茶农降低了风险。省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立泰山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庆国种茶多年,对此有深刻的体会:“我们种的茶都是从南方引进,经多次试验、筛选,优中选优的品种。其间,还与专家队伍、省林科院、茶博士进行多重合作,提高茶叶培育、种植、采摘、炒制技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小心翼翼保护的,就是长清茶的品质。”为保证茶叶质量,长清区还在茶叶生产基地选聘质量安全协管员,加大对农药使用的监管。该区农业执法部门定期深入茶叶生产基地,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查。

    辛勤的培育迎来收获的时刻。长清茶的两大主导品牌——“泉城”和“灵岩”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大众放心茶,“泉城”茶还获山东省旅游商标十佳品牌、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品牌,“灵岩”茶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等荣誉。

   “泉城茶,出长清”“茶叶”长成茶产业

    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让更多的人都能品尝到长清茶,让长清茶代表泉城。”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洪武对长清茶很有信心。

    近年来,济南市政府将发展茶产业列为该市“十大富民产业”之一,相继出台扶持发展茶叶生产的系列政策,并将长清灵岩茶基地列为“济南市特色品牌示范基地”进行重点扶持。长清茶捷报频传,更坚定了长清区发展茶产业的信心。目前,长清已拥有济南南湖玉露、山东立泰山等5家茶企、6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绿茶,增加到红茶、绿茶、白茶、柿叶茶等多个品种,实现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今后,长清区将重点打造万德镇北马套1500亩有机茶园、坡里庄万亩标准化茶园等几个生态茶园和采摘观光园,逐步形成长清茶种植优势产业带。同时,该区还将利用中药材种植优势,研发菊花、丹参、文冠等保健茶饮品,带动茶经济,推广茶文化,让长清茶“香”彻大江南北。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