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原因致今年遂川狗牯脑茶增产不增收
茶叶采摘不净成普遍现象
“你看,这是去年茶林采摘后的图片,除了老叶子剩下了,新芽、新叶子全部采摘得一干二净。然而今年,茶树大面积采摘不净却成了普遍现象。”今年43岁的曾永强是茶叶界资深专家,也是省茶叶联合会的会员,正在遂川调研狗牯脑茶产业的他拿出自己手机里储存的照片,向记者证实了微博网友@明生吉贡发布的现象。@明生吉贡是原遂川狗牯脑茶厂的市场负责人,为我省茶叶界资深茶人。
狗牯脑茶是我国传统名茶,曾和茅台一起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并在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即狗牯脑茶的发源地。记者在狗牯脑山上时正在下雨,漫山遍野的茶林仅能看到三两个茶农在采茶。茶农郭裕芳是白土村人,在山上有20亩茶树,一家三口正在冒雨采摘茶叶,他告诉记者,自己正在采摘粗茶,一天可以采摘10斤左右,每5斤鲜叶可以制成1斤干茶。郭裕芳是种了几十年茶的老茶农,动作飞快,但他一家三口一天也只能采摘一亩茶林,按照现在这种气温和阴雨天气,他绝对无法将20亩茶林采摘干净。郭裕芳说:“现在只希望能早点天晴,天气好可以把质量上好的嫩芽采摘掉,粗茶摘不赢就只能放弃了。”
连绵阴雨和人工不足为主因
郭裕芳一家正在采摘的茶林位于山腰,坡度很大,一脚踏空就可能坠下近百米深的山涧中。不过,危险并非他没有聘请采茶工一起采摘茶叶的原因,狗牯脑山大部分茶林都位于陡峭的山腰,呈梯田分布,连绵的阴雨和人工不足才是郭裕芳孤军采茶的主因。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狗牯脑制茶工艺第七代传承人梁光福做了几十年茶,他对今年狗牯脑茶的形势并不乐观。梁光福告诉记者,茶叶最好的生长采摘时期是十多二十度的气温时,今年天气变暖太快,往年都是春分时(今年为3月20日)开始采摘明前茶,今年3月初即开始有春茶上市了,日期提前了,再加上连绵阴雨,晴天少,新芽刚长出来没多久就开始舒展叶子了,茶农根本来不及采摘。
另一个原因是采摘茶林的熟练工严重短缺。汤湖镇镇长黄洋华向记者表示,熟练工非常短缺,往年汤湖镇在采茶高峰期都从邻近的左安、珠田、禾源等乡镇请人来摘茶,但近两年左安等镇也有了很大面积的茶林,人工同样短缺。采茶季节性强,又对技术有一定要求,虽然每天有百元左右的收入,但相对一些常年可以工作的工厂来说,吸引力并不强,且挺辛苦,因而许多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到县城工业园工作去了,导致劳动力无法周转。
市场价格下滑是根本原因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曾永强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狗牯脑茶今年市场价格普遍下滑两成以上所致。曾永强举例说,去年狗牯脑茶非常跑火,茶农普遍收益较高,一些茶农为了将茶林采摘干净,租车前往遂川邻近的井冈山、赣州乃至湖南桂东县招人采茶,包往返还包吃住,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前来摘茶,今年狗牯脑茶价格下滑,茶农摘茶利润不高,自然没有积极性去请人摘茶,附近的劳动力也不愿冒雨来摘茶。
梁光福表示,去年狗牯脑茶销路好,价格高,茶农普遍纯收益在3000元每亩以上,个别的达到了5000元每亩的净收入,这对茶农来说是非常可观的。今年雨水多,茶叶价格低,新茶质量也相对较差,一些茶农的收益仅能应付除草和施肥的成本,无利可图自然没有积极性将茶树采摘干净。据了解,当地聘请的劳动力摘嫩芽的工钱为30~40元每斤,熟练工一天可以采摘3~4斤,采摘粗茶为10元每斤,一天可以采摘10斤左右,收入相对固定,今年虽然茶叶价格降了,但采摘的人工费用却没有降。
盲目扩产导致雪上加霜
在“三公消费”被抑制,宏观经济弱复苏的情况之下,作为绿茶大省的江西今年茶叶尤其是高端茶价格普遍下跌,高端茶价格下跌也带动了各种类茶叶价格随之下滑。曾永强的数据为下跌两成以上,黄洋华镇长认为价格普遍下跌了三成。
黄洋华说,汤湖镇为遂川县狗牯脑茶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去年为2.6万亩,今年有3万亩,产量可达50万公斤,产值过亿元。据悉,前两年遂川县狗牯脑茶种植面积为7万亩,近两年连年增加,现在面积已经达到了10万亩,虽然茶树今年没有遇到大的病虫灾害,总体产量增加了,但盲目扩产导致茶林增产茶农减收现象非常明显。
据透露,遂川县打算在2015年前将全县茶林面积增加至20万亩,每年新增3万亩。茶林面积增加了,市场却遇到了寒流,今年天气又不利,茶农可谓雪上加霜。当地茶叶经销人士直言,规划最好跟着市场走,一味增加种植面积未必是聪明之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之余,提高茶林的单产、质量方为上策。
狗牯脑茶如何扩大市场?江西绿茶产业怎样才能做大?欢迎社会各界在江南都市网(www.jnds.com.cn)、江南都市报新浪、腾讯官方微博(@江南都市报)发表意见,本报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