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飘香"炒茶大赛开赛 20名炒茶匠现场PK
炒茶大赛再现“铁砂掌”
上午9时,炒茶比赛正式开始。20位炒茶匠分两排一水儿排开,徒手炒茶。每位选手分到了1公斤的鲜叶,要求在2小时内炒制完成。抖、搭、拓、捺、扣……选手们熟练地运用炒茶的“十大手法”,锅底发出嗞嗞的响声,鲜叶在锅底翻滚,在手中飞舞。10多分钟后,整个比赛现场氤氲着一股茶叶的清香……
看着选手们一脸的轻松样,你可别以为炒茶很简单。光是要在达100多度的炒茶锅里自如地翻滚茶叶,这一点你就不得不佩服炒茶匠们练就的“铁砂掌”。“我们炒茶人一年基本上有两三个月都是在炒茶的,每年,到了五月初,春茶基本炒完了,我们炒茶人两只手就开始蜕皮,要蜕三四次,手指头上才会生出新皮。”43岁炒茶师傅杜旭明摊开双手给记者看,厚厚的老茧,“炒茶锅滚烫的,有100多度类,小姑娘你吃不吃得消?”
如果说杜师傅的“铁砂掌”已经算是资深的话,那今年71岁的陈莉莉大妈可以称得上是内功深厚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做了一辈子的炒茶人”。陈大妈十几岁就在大队里炒茶叶,一辈子就耗在茶叶上了。“炒茶最重要的是炒茶的力度和温度的配合”,大妈道出了多年的炒茶秘笈,“慢工出细活。”
好茶似人:条杆儿、神采都要好
时间过去了一大半,有两三个手脚快的炒茶师傅,一炒好就簸着茶叶跑到棚外,对着日头,眉头微蹙,互相比照各自炒好的茶叶,那神情,紧张细致,就像比自家儿子。
“真正高档的三清茶就是应该纯手工炒制的。”区茶叶协会副会长杨昌云介绍,评茶有讲究,按照百分制来算的话,茶叶的外形占到30%,香气占到25%,滋味占到25%,汤色(就是茶叶水)占到10%,叶底(就是茶叶泡开后的样子)占了10%。“茶汤的颜色不是以浓为好,而是要清亮。”
炒出来上品的茶叶长什么样子?杨会长说,其实选好茶叶跟评论人的相貌儿差不多的,“身材要苗条、笔直,炒弯的茶叶就不好了;色泽要保持鲜叶的鲜亮翠绿,不能黯簇簇,就好像一个人的脸上要有光泽,有神采……这都靠炒茶师傅一双手掌握。”
炒茶大赛不仅吸引了炒茶工的参加,有一位“茶二代”也积极投入其中。他就是萧山九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沈晓。继承了父亲沈月辉的茶产业,沈晓认为茶公司负责人学会炒茶技艺很有必要。“如果我不懂炒茶的技艺,怎么去管理公司的炒茶师傅呢?”
三清茶4月初批量上市 500—800元一斤
茶叶是戴村传统的优势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戴村镇盛产浙江省名茶“三清茶”。群山起伏,竹林丰茂,溪涧潺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明显,土壤深厚肥沃,戴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名茶生产自然条件,加上精心的培育、采摘和独特的传统手工炒制方法,赋予了三清茶超群的品质。
早茶的价格、品质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民间有句话叫“明前金,明后银”,但杨昌云认为,以前“明前茶”明显比明后的好,是因为节气分明,一到明后气温升高快,茶叶疯长,品质自然下降。但受这几年暖冬影响,今年清明前后气温差不多,清明这条“分水岭”没那么明显了,品质相差不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三清茶的市场价在500—800元左右一斤,与去年基本持平。据杭州萧山云门寺生态茶场总经理沈吾娟介绍,这段时间市面上卖的三清茶多为低山茶,在500多一斤左右,品质较好的高山茶预计将在4月初大批量上市,价格则在600—800元一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