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明前茶昨大规模采摘 每斤售价奔两千

发布时间:2013-03-29 17:22:22 来源:扬州时报  编辑:葛学涛 
    福建茶叶网3月29日讯:昨天(28日),扬州市区最大的茶场平山茶场打响了全市大规模开采地产茶的“第一枪”。扬州市有部分茶农从本月25日起陆续采摘新茶,而往年基本是从3月30日才能开采。比往年提前5天采摘,对这些贵如黄金的明前茶品质是否有影响?市民如何才能喝上优质地产茶呢?

    明前茶开采:今年明前茶开采时间较往年早5天

    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大明寺北边的平山茶场看到,采茶工人正在采摘新茶。除了一般的采茶工人,记者还在现场遇见了几名来自扬大农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北方,从来没见过茶树,这次算是来体验生活的。

    扬州市的地产明前茶往年一般是从3月30日左右开始采摘,而今年部分茶农却从3月25日就开始采摘。今年采摘期为什么会比往年早5天呢?据平山茶场相关负责人陈苏生透露,今年较去年同期气温高出约2℃,茶叶比去年提前“露头”,此外该茶场是有机茶园,采用的特殊管理模式也助推了明前地产茶提前上市。

    为什么不是早10天而恰恰是5天的时间节点呢?陈苏生表示,明前地产茶采摘的时间节点由茶树的长势说了算,如果采摘得太早,茶叶的芽苞会太紧,达不到制作首批绿杨春茶的标准,而如果采摘过晚,茶叶的芽苞就都舒展开了,同样也达不到标准。

    明前茶价格:地产明前茶低于700元/斤要小心

    记者从平山茶场获悉,该茶场今年明前茶的售价为1800元/斤,价格较去年基本持平。而茶场每天炒制的明前成品茶大约200多斤,数百亩的茶园“明前茶”总量有望超过2000斤。业内人士透露,真正的扬州地产明前茶如果低于700元/斤,肯定不是扬州本地茶。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5斤新鲜茶叶炒制成一斤成品茶,而采摘一斤新鲜茶叶的人工成本约为90元,算下来一斤成品茶光采茶成本就达到了400元,加上炒制环节需要的人工成本、其他损耗,以及后期的包装等,再加上茶园日常管理投入的成本,成本早已超过了700元/斤。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市场上存在低于700元/斤的扬州地产明前茶,极有可能是拿外地茶假冒的,在南方的一些省份,因为天气原因新茶上市早,加之当地新茶产量较大,在当地售价较低,不排除有不法茶商为了谋取差价,从外省购进廉价新茶冒充扬州地产新茶甚至是地产明前茶。

    专家提醒:地产新茶汤色并非越绿越好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数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不少市民“迷信”明前茶,那“明前茶”和“明后茶”究竟区别在哪儿呢?

    据介绍,清明过后,气温提升幅度加快,茶树的长势也顺势加快,清明后茶叶的形状会比“明前茶”多了一片叶子,“明前茶”以芽苞为主,形状介于芽苞和“一芽一叶”之间,有种含苞待放的感觉,泡制后的明前茶颜色达不到深绿色,而是呈现出嫩绿色,本身的内含物以及汤色和口感都比较好,而“明后茶”由于气温升高,受到了更强的光合作用,茶叶的叶片会变大,品相不如明前茶精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后茶”泡制后汤色会呈现出黄绿色到翠绿色再到墨绿色的变化,所以有些市民认为地产新茶汤色越绿越好是不科学的。此外,口感上“明前茶”和“明后茶”会逐渐呈现出鲜醇、浓醇、浓厚、浓强的变化,口味会越来越重,茶香也会由“明前茶”高雅持久的嫩板栗香气变为“明后茶”的以清香为主。专家表示,如果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差不了几天,那茶叶品质基本没太大差别,所以不要一味迷恋“明前茶”。

    支招:挑选地产茶记住这几点

    记者调查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些茶叶经销商打出了有机茶的招牌。什么是有机茶?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真伪呢?

    据了解,在我国茶业市场上,茶叶按品质高低分为绿色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一般常规茶。绿色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是茶叶中最高品质的代表,因此它需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严格的生产加工认证。平山茶场去年经过了省部级全国农业检测机构检验,取得了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机证书,成为有机茶园。为防止以假乱真,专家提醒市民在购买有机茶时,向经销商索要验证绿色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

    如何选购放心的地产茶呢?扬大茶叶专家支了几招。一是要看QS标识,看茶叶外包装上的产品序列号和茶叶级别是否对应,防止一些低级茶以次充好;二是不能盲目追求“单芽茶”,因为正宗地产绿杨春茶的典型特征是“一叶一芽”,一些不法茶商从外地采购了“单芽茶”冒充绿杨春,不懂行的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建议市民到有茶叶基地的门市购买。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