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期待合作社力挽狂澜 解决"两个半问题"

发布时间:2013-03-28 11:56:46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薛东 黄云峰 宗蕊 李海水 章财根 李振辉 
    福建茶叶网3月28日讯: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品质下降……在经历了一轮井喷式增长之后,安溪铁观音面临的非议越来越多,而身后,红茶、绿茶、岩茶等各路“追兵”正不断发力追赶,将何去何从呢?

   “中国第一茶”陷入危机

    春满安溪。一个晴朗的傍晚,我们走进安溪县最著名的茶叶批发市场——茶博汇,瞬间感受到了一股异样的热情,三四个茶农围了上来:

   “老板,买茶么?”

   “过来泡一泡喝喝看嘛,买不买再说。”

    在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后,这些茶农迅速离去,眼中难掩失望之情。

   “茶叶越来越难卖了,前几年200块钱一斤人家抢,现在50块钱一斤没人要。”守着跟前满满两袋毛茶,一位老乡禁不住“哀叹”。

    这一幕,在5年前,不可想象。

   “无铁不成店,无安不成茶”。近20年来,安溪,这个福建省过去有名的贫困县,因大力发展茶业迅速崛起,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茶都”,如今怎么走到了这一步?

   “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品质下降……当前,安溪铁观音面临的非议越来越多,现在在为前几年的迅猛发展买单。”安溪县一位茶老板如此表示。

   “安溪铁观音过去经历了一次井喷式发展,产量大幅提升,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安溪铁观音茶树生长环境亟待改善,铁观音品质面临挑战。”安溪县农茶局局长蔡建明说,提升安溪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成为安溪铁观音产业实现二次腾飞的关键。

    打造茶叶专业合作社  从源头把控茶叶安全

    产业发展过快,滥用化肥农药,被认为是造成铁观音当前困境的主因。

   “当年铁观音市场火暴的时候,铁观音不愁卖。”一位安溪本地茶农告诉记者。也正因如此,有人为了追求产量,大量开辟茶园,使用化肥农药。

   “再不能一味追求产量了。”蔡建明表示,如今全省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茶产业,不再是安溪铁观音一枝独秀的年代了。

   “安溪铁观音要继续保持优势,就必须把好质量关,少用或者不用农药化肥。”安溪县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王辉荣说。

    但是茶树多喜阴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生长期需较高湿度,这种环境恰恰最适宜各种昆虫和真菌生存。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较之过去,病虫害的发生次数更加频繁,杀灭难度不断变大。

    一边是灾害易发,一边又要少用化肥农药甚至不用。这怎么能做到?

   “组建强有力的合作社,带动农户开展科学生产,从源头把控茶叶品质,是最理想的操作模式。”王辉荣表示,当前市场上,新型农药不断推出。如果让农民自己用,一不小心就过量了。如果是给合作社用,情况完全不一样。“合作社是统一科学施药,连片施药,一次抵得上农民五次,效果还好很多。”

    科学生产,茶叶质量好、价格高。安溪县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庆云表示,自去年7月起,合作社带动800多户茶农建立了8000多亩有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从社员入社、茶园管理、毛茶制作到产品验收进行四大体检,确保茶叶质量。“合作社的茶别人抢着收购,价格高了二三十块”。

    规范化发展合作社  才有可能力挽狂澜

    事实上,安溪县早已意识到了合作社的重要性。“安溪县目前登记在册的茶叶合作社超过700家。”蔡建明说。

    据了解,仅仅2012年这一年,安溪县新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有183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安溪可说已经遍地开花!

    只是令人颇为遗憾的是,绝大部分徒有其名,只是个空架子,成员素质普遍不高、组织相对松散、销售多半是等着外来客商上门收购。事实调查也表明,目前安溪茶叶合作社虽然数量众多,但真正规范化运作却是凤毛麟角。

   “目前合作社的准入门槛太低了。只要有五户茶农联合申请,就可以通过。”蔡建明说,有的合作社成员文化有限,整个合作社没有章程,没有独立财务,又不会开拓市场,就靠自己在市场上乱碰。赚钱了还好说,不赚钱的时候就树倒猢狲散。

   “安溪铁观音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发挥出合作社的优势。”安溪县县长高向荣表示,未来,安溪县将加大合作社整合力度,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同时引导合作社和大型茶叶生产企业进行有效对接。

    安溪茶叶专业合作社兴起时间不长,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潜力很大。相信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逐渐规范的安溪茶叶专业合作社将在茶叶整体品质提升和安全生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还能强强联合,抱团发展,进一步拓展更广的发展空间。

    安溪铁观音亟待解决“两个半问题”

    近几年铁观音产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去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税收1.2亿元,而两年前只有5000万,这种发展速度在全国都罕见。

    安溪县县长高向荣表示,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安溪铁观音没有资格沾沾自喜,因为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主要有“两个半问题”需要立刻解决:一是农残超标;二是重金属超标,剩下半个问题就是保管不易。

    如何解决呢?

    高向荣说,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近几年,铁观音被人称为“中国第一茶”,这让安溪茶界一些人产生了自满自大的思想,需要泼泼冷水。比如感德镇,它是全国著名的铁观音集散地,毛茶品质好,销量巨大,乡镇负责人很自豪,对外称自己是“中国茶叶第一镇”。“镇里有没有一家在国内叫得响的茶叶龙头企业?光卖毛茶也好意思吹?”高向荣希望大家时刻保持紧迫感。

    而解决问题就要查找原因。安溪铁观音为什么会出现农残和重金属超标问题?高向荣说,原因就是产业发展过快,组织不够严密,一些农户急功近利,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铁观音产业肯定还将迎来新的发展。

    针对铁观音农残超标的问题,安溪县主要做法就是发展生态茶园,重点是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单干没有任何前途。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组织农民科学生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现在双方没有很好地对接,企业常常感叹收不到好茶叶,合作社在市场上到处乱闯,未来政府要在两者间搭桥梁,提高他们的合作效率。合作社发展了,农民有组织地开展生产活动,农残问题就不足惧了。重金属超标问题跟我国整个生态环境有关,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我们可以采取深耕翻土、取土覆盖等措施,只是难度大一些,需要时间。

    另外针对铁观音难以保管这个问题,高向荣认为,清香型铁观音是铁观音在过去迅速崛起的法宝。现在外界对清香型铁观音非议也不少,说它伤胃、不好保管等等。安溪不只有清香型铁观音,也有浓香型铁观音,这种茶叶不需要用冰箱来保存。八马茶业的赛珍珠就是浓香型,市场反响很好。

    安溪县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来提升铁观音产业。例如,不断拓展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文化。一直以来安溪都是在卖茶叶。事实上,茶叶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可以围绕“铁观音”这个品牌开展生态旅游,引导游客参与到种茶制茶的过程中来,让人们了解铁观音的生产过程,这将大大提升铁观音的市场美誉度。此外,在茶叶包装、制茶机器、茶配套的研发生产和茶叶深加工等方面还远远没有跟上。打造完整的茶产业链条是安溪未来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税收和补贴来引导、调节。过去安溪穷,税收相对外地发达地区更重,一些茶叶包装企业选择在广东等地方落户,安溪不少大型茶叶企业的包装至今还在广东做。近几年安溪经济快速发展,有条件通过减免税收和增加补贴等措施来鼓励企业发展,完善茶产业链条。

    延伸阅读: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合作社发展脉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合作社有哪些值得期许的政策。

    合作社发展关键在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吸引大学生人才进村。

    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带头人少;了解合作社知识、有合作意愿的农民社员少;行业指导部门中通晓相关法律政策、会监管指导的人员较少;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科研人员也还较少。不少合作社很想引进一些“外脑”,但农村条件艰苦、薪水低等问题阻碍人才引进。

    联社登记难有望化解

    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基于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或者服务的专业合作社有了合法地位。但联社、资金互助社等其他类型的合作社依然面临法律地位问题。

    发展成联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实力、资源共享的要求,也有利于改变目前农民合作社小、散、乱的局面,增强其规范性。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社,口径不再囿于专业合作社,并将积极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

    文件还提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这可为政府未来政策预留空间。新增农业补贴倾斜、项目直接支持、生产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带领人培训等扶持政策也列在其中。

    鼓励合作社自办企业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解读一号文件时表示,鼓励农民合作社在有条件的时候自己办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比较微妙,“公司+农户”的形式多少在利益上有些冲突,一些撕单、毁约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如果合作社自己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的利润才是真正属于农民共享的。合作社与公司紧密联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