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茶人”说“江南style”

发布时间:2013-02-19 12:20:44 来源: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编辑:舒曼 
     福建茶叶网2月19日讯:临近年关,江南茶人馆主金轩正打来电话,邀请到“江南茶人茶馆”品茗叙事,其中还有上海茶行业同人。一杯在握,共叙友情,话语中不知不觉聊到了当今走红的“江南style”。因我平时常以江南舒笔名发文,此时却让金老板借题调侃:“江南舒今来‘江南茶人’品茶,不知对当下走红‘江南style’有何看法”。

  对于茶人来说,与茶文化不搭调之事,大抵也不太关注此类问题,只是觉得这“江南style”也实在太火,“鸟叔”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由近再近,让人想堵住耳朵也不能,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没让“鸟叔”化一分钱不说,到头来“鸟叔”突然现身中国上海、南京,盛气凌人地摆个骑马POSI,唱一个五分钟“神曲”就掠走1000多万人民币。但中国媒体帮大忙的意义不仅仅是“鸟叔”的收入问题,而是引领了一代人以此“神曲”为荣的生活态度。不是吗?如今干什么凡能与“style”沾边才会觉得过瘾,就连中国航母出海唯有加上“航母style”才来劲,一个引导航母飞机起飞的肢体动作也要加上“走你style”才算时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但凡溢美之词都让style大行其道、独霸天下,于是,你的衣服是否style,你的房子是否style,你的工作是否style,你的生活是否style,就连当下喝茶也开始style,什么“红茶style”、“绿茶style”、“铁观音style”……无穷无尽的style充塞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长期以往,是喜是悲,我想最终人们心中自有一杆秤。然而如今看这架势,这style还得延续“发烧”下去。

  关于“江南style”,让我想起在去年末,郑启武与马春翔分别在新民晚报“夜光杯”上发文,一说《“江南style”迅速走红》(2012年11月11日)的“三不宜”;另说《也说“江南style”》(2012年12月4日)的“理所当然”。郑启武是大学教授,也是茶人,更是写家。他常常笔下生花,游走在清香的茶汤里,早期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刊物上经常看到他发表的茶文。关于江南style的翻译“三不宜”,郑启武先生认为:“让英语单词直接植入汉语”不宜,“音译加不译”不宜,以及“混同乃至颠覆了‘江南’的汉语原意”不宜。而马春翔先生仅就郑启武的翻译“三不宜”提出不同的看法:一是江南在汉语里确实特指长江中下游流域一带,但这并不是中国的专有名词;二是东南亚国家由于受中华文明的影响,文字和语言中保持着汉语的用法,就像我们现在说DVD、NBA等英语插入语一样;三是一种语言是否能生存,关键还不是这种语言的纯净度,而是该语言的开放程度……

  暂且不论有关Gangnam style翻译是否准确,因为不管是郑启武先生,还是马春翔先生对此解读,我以为在不同的语境下来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只是一种表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而在于有些中国人总也看不起汉语,怎么写、怎么说也不如外国语强。“隔锅饭香”,许多人有此错觉。时下,真担心国人在通喊“style”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在国外的孔子学院也将在“style”光环的笼罩之下如此教授汉语:风度+时髦=style,风度+体面=style。

  中国有句老话:“外地和尚会念经”,现在会念经居然已成外国“和尚”了。“鸟叔”的一个骑马的动作究竟迷倒了多少中国人,还真的难以统计,只晓得截至今年1月16日,这支音乐录像带在YouTub网站的点击量为12亿次。与念经相应的是听经,可我们对我们的本地音乐却常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岂不大谬?记得国外有个哲学家叫罗素,有一次来中国一所大学讲学念了一句很平常的“经”:2+2=?结果,“听经”者目瞪口呆,脸色疑惑,谁还敢说答案是4。罗素先生是外国“和尚”,其“经”中必有高深莫测的含义,于是连常识头脑也不敢运用了,若按当下给出答案,只可叫“罗素style”。话又说回来,你要是换个“本地和尚”,比如本校的教授出这个题目,不把你轰下台才怪!从另一层面来讲,因为你的“style”不洋气,你的骑马动作没有外国的骑马动作嘻哈,不够“江南范儿”;你的哥哥只会在岸上走,你的妹妹只会坐船头,而人家的《哥哥是江南STYLE》,人家的妹妹“虽然看似文静却很懂得玩乐的女人”(《哥哥是江南STYLE》歌词)。如此,再把哲学家罗素的2+2=?拿来说事,答案的确是不能回答了!

  身处当今音乐歌曲开放的时代,我们应当大力本地音乐歌曲和外来音乐歌曲一同发展。对于外来音乐和歌曲,好的,我们不应闭关自守,理应取“经”,使人开阔眼界,迎头赶上,促使推动本民族音乐和歌曲发展。然而,切莫搞花架子,兴师动众,甚至为了再现一个“嘻哈标准”骑马动作,再现“武大郎骑马——鸟叔”的姿态,有电视媒体欲在春节期间不惜化巨资邀请“鸟叔”与全民一起“style”。好在1月31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节俭安全办节目的通知》,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使得一些电视台望而却步,才止住了全民一起唱响“江南style”的风头。

  往往是我们这些听“经”者,应该需要媒体的正确引导,至于是外国的“Gangnam”还是本国的“江南”吐出的“style”,并非主要,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何况“江南style”歌颂的是韩国汉江以南富人区生活,非与众生同体大悲,既无“平等观”的说教,也无“平常心”的言表,而从“鸟叔”来中国的电视画面上看其牛哄哄的架势,素质、气质、气度上不尽人意,不宜正面引导民众,更不必铺天盖地的宣传为好。 (完)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