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地方性法规今起施行
根据规定,商品只要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占售价比例3项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就属于过度包装。以保健食品为例,其包装空隙率不得高于50%,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除了初始包装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但实际操作中,商品包装是否符合这三项指标,却难以鉴定。对此,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表示,目前,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已经具备对过度包装进行检测评判的资质和能力。
近四年以来,本市质监部门已抽查企业223家,抽检产品486批次,发现包装空隙率不符合标准是主要问题,而茶叶、保健食品是最容易过度包装的产品。不过截至去年,本市被抽检月饼均未再出现过度包装,而茶叶产品的过度包装率也降低到了30%。市质监局表示,2月1日起,市民可拨打12365质量热线、12345市民热线以及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举报过度包装的产品。市质监局将公开监督检查结果,责令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销售者停止销售,限期改正;拒不停止销售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延伸阅读:年货礼盒包装浪费现象仍严重 上海今起实施限制过度包装法规
来源:上海商报网 作者:杨硕 叶尧
2012年11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将于今日起正式实行。记者昨日走访了沪上部分超市发现,商品过度包装的整体情况还算良好,不过由于春节将至,一些年货的礼盒过度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保健食品和酒方面。
商品包装不同差价10倍
今日起我国第一部专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和促进商品包装物减量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将正式实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糕点食品、化妆品等商品的包装量已列为今年监管重点,质监部门还将集中开展粽子、月饼等商品的包装量专项检查。
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愈演愈烈。据悉,同一种商品,同一厂家生产,只因为外包装不同,零售价可以相差10倍。除了消费者要承担更高额的消费成本外,这些过度的包装也在大幅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有消息称我国包装垃圾造成年废弃价值高达4千亿元,豪华包装更让原本已不堪重负的社会垃圾处理雪上加霜。
违规销售者最高罚5万
市质监局数据显示,2012年共计抽查210批次商品,包装计量平均抽查合格率为86%。所抽查的保健食品、茶叶、化妆品等商品的抽查合格率分别为48%、70%、96%。不难看出目前保健食品以及茶叶、烟酒领域过度包装现象较为严重。
记者昨日走访了沪上部分超市发现,商品过度包装的整体情况还算良好,不过由于春节将至,一些年货的礼盒过度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保健食品和酒方面。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的出租柜台上看到,重量不足5克的野山参,用长约七八十厘米的木质锦盒包装,看起来颇为奢华。
上海保健品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保健品的服务营销渠道和电子商务渠道的兴起,过度包装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但他也承认,在传统的药店和超市领域,有些包装盒确实不小。“60万/公斤的虫草,十几万元一公斤的燕窝,它们的单价非常高,同时对保存也有一些特殊需求。例如虫草如果包装简陋,不能有效保护,万一因震动导致断了几根,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名贵药材的包装相对大些。”
随着《规定》首度将销售环节纳入监管范畴,目前不少超市已开始着手整顿下架过度包装的产品。据悉,农工商超市内部已经出通告提醒各门店注意商品空隙率和包装层数。
另外,根据《规定》,一旦销售者销售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商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责令其停止销售,限期改正。拒不停止销售的,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