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山林经济吸引10万茶农振兴茶叶产业

发布时间:2013-01-30 13:55:59 来源:西部e网  编辑:艾前进 陈康 吴小斌 
     福建茶叶网1月30日讯:“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紫阳是陕南汉江边的一座生态风情城。清明时节,我们走进位于红椿镇的盘龙有机茶园,村民们正在茶园里忙着采春茶。

富硒的紫阳茶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曾占领了整个陕西和西北市场,但在2000年时,却陷入到“名盛业衰”的尴尬境地。

面对全县10万余渴望以茶致富的茶农,安康市和紫阳县通过林企联手、技术服务、产业指导,助推紫阳茶产业。如今一个拥有17万亩名优茶叶基地、带动近10万茶农致富、安康全市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中国第一个“全国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落户紫阳,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商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品牌带动山林经济发展的实践。

曾经的“名盛业衰”,是因为茶农们“一哄而上、不讲科学”和“急功近利、违背规律”的失误下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市县两级林业部门的专家从科技入手,对紫阳的落后茶种“斩草除根”,挖掘、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招商福建茶商携资共同建基地、办茶厂、树品牌。由此创立的《天然富硒茶》基地标准获得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使紫阳茶从种植到成品加工全过程实现标准化生产,重获生机。

在山林经济的创建中,紫阳县林业部门建大基地,办大企业,吸引10万茶农振兴产业。截至2012年5月,全县总共发展优质茶园17万亩,新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4个,形成清洁化茶叶生产线11条,新增加工能力1860吨。2011年全县产茶3983吨,茶农收入5亿元。12家茶叶企业、5万多亩茶园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成为全省无公害茶认证企业最多、认证面积最大的县,实现了富硒茶产业建设的率先突破。

近年来,安康市和紫阳县联手打造商标战略,加强品牌建设,成功申请原产地认证,2008年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产品商标“春独早”获陕西省著名商标。先后成功地举办了8届紫阳富硒茶文化节,通过茶歌互动,以茶联谊、以茶兴文、以茶兴农、以茶促贸、以茶致富,使茶文化进一步推进了茶产业发展,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大幅提升。2011年“紫阳富硒茶”以10.25亿元的估值,成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2012年4月2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公布,“紫阳富硒茶ZIYANGFUXICHA及图”为中国驰名商标。 (节选自《安康探索:山林经济的西北先锋》,现标题系“西湖龙井资讯平台”添加。)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