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金观音已成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新亮点
福建茶叶网1月16日讯:走在浙江金福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举目远眺,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虽已是寒风凛冽的冬季,但茶园里仍绿意盎然。茶农们在茶树间忙碌着,为一颗颗茶树安全过冬作准备,期待春天嫩芽傲立枝头。这里,既是茶园,亦是美景,驻足其中,令人陶醉。
近年来,龙泉以“市校合作”为载体,以“多茶类组合开发”为技术创新着眼点和突破点,走“绿茶、特色茶并举”的发展模式,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尤其是新开发的龙泉金观音乌龙茶、红茶等系列产品,以独具“香、活、甘、韵”特色,成为茶叶市场的一匹黑马,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获得“中国精品名茶”称号。截至2012年底,龙泉市茶园面积达4万亩,产量1630吨,产值达2亿元。
打造特色 做大品牌
龙泉产茶历史悠久,但过去只产绿茶。面对省内层出不穷的绿茶品牌,绿茶生产并无比较优势。如何让茶产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龙泉把目光投向生产乌龙茶、红茶,并通过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研制出生态茶新品种“龙泉金观音”。
“用‘龙泉金观音’茶叶制成的乌龙茶、红茶,在我们那边很好销。”福建茶叶收购商吴政文说,每次到龙泉,他都要收购500多公斤的“龙泉金观音”鲜叶。一些来自福建武夷山、浦城、安溪、松溪等地的同行也会前来抢购。
凭借“龙泉金观音”,春制绿茶,夏制红茶,秋制乌龙茶,一亩茶园抵得上三亩绿茶,亩均产值高出普通绿茶许多,特色茶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兰巨乡官浦垟村村民是首批受益者,该村有220余户,约80%的农户种植金观音茶叶,目前种植面积近900亩。杨水元是该村第一批种茶村民,早在2005年,他和村民们一起到福建参观考察归来后,种植了近两亩铁观音茶叶,2007年开始种植金观音。经过7年多的发展,杨水元的茶园面积增加了4倍,年收入也翻了三、四番。
在茶园里,杨水元夫妇干活的动作麻利娴熟,他对记者说,2012年他又新种了3000多株金观音茶苗。“我们村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茶叶品质好,除了卖给福建等地来的客商,还可以销售给本地的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根本不愁销路。”
金观音的种植,让农户走上了致富路,茶叶高品质也逐渐打开了市场销路。在浙江龙泉五龙山茶叶有限公司营业部,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包装红茶,来自内蒙古的顾客精心挑选着茶叶。
浙江龙泉五龙山茶叶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建立了标准化茶叶基地1000余亩,农户合作茶叶基地2000余亩,已建成年加工能力100吨以上的标准化初制茶厂一个,年产值上千万元。负责人吴兴发告诉记者,公司刚成立头几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那时候客商都不了解金观音茶叶,还以为是‘山寨版’的铁观音,销售行情并不好。”
“现在可大不相同了,龙泉金观音品牌越来越受到客户的认可,不愁茶叶卖不出去。”吴兴发笑着说,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茶产业发展,多次邀请专家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企业每年还会有一、两次外出参加推介会的机会,不仅提高了茶叶品质,而且使龙泉金观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次参加推介会回来,我们的订单都会增加好几倍,这让我们底气更足了,也更有信心做好‘龙泉金观音’这个品牌。”从2006年种下第一批茶苗到2008年收获第一批茶叶,再到如今客户遍布沈阳、广州等大城市,吴兴发带领着一批茶农尝到了甜头。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龙泉市注重“绿色、生态、安全、品质”的生产理念,加强了茶叶育苗、种植建园、茶园管理、清洁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监管。同时,积极组织策划迎春茶会、品赏会、茶摄影、茶诗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事和茶文化活动,并借助农博会、茶博会等开展了一系列龙泉金观音品牌推介活动,使“龙泉金观音”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效益迅速提升。
牵线旅游 携手青瓷
沿着石板小道,记者来到了金观音庄园。这是一座中式设计的四层楼房,古典的建筑风格让人感觉到了几分恬静与悠闲。
庄园门口,以青瓷碎片粘贴而成的水壶里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清水,缓缓注入水杯之中,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与之相对的,是栽种了多个品种茶苗的绿地。有安吉白茶、龙井、黄金芽、金观音、金牡丹、紫鹃等,也有百年树龄的高山原生态野茶——百年老枞。每一种茶苗旁边,设置了木制标识牌,并注明茶苗科目、原产地、茶叶特点、茶味等内容。有茶壶、茶苗,还有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的“茶圣”陆羽的雕像。在这里,记者仿佛置身于茶的世界之中,即使不懂茶的人,也可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走进庄园之内,缕缕茶香沁人心脾,一字排开的茶艺体验区,玲琅满目的茶叶销售区,让记者领略到茶的无处不在。浙江金福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必福向记者介绍,庄园是一个为金观音茶叶“量身定做”的展示平台,在四星级农家乐基础上进行扩建提升,总投资3500万元,是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自制和茶艺体验、茶食品尝等娱、购、住为一体的休闲养生、旅游观光场所。
“这是茶文化走廊,只要走上一圈,你对茶就算熟悉了。”金必福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浏览。茶史、茶技、茶艺……记者看到,关于茶的各个方面,被分为数个篇章,图文并茂地作了介绍,使人一目了然。一张金观音庄园农林观光游览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以通景路线为主轴,不仅有庄园核心功能区的图示,还罗列了茶叶基地、生态鱼塘、果园等。
金必福对记者说,自2004年开始种植金观音茶叶起,他就看中了茶产业与旅游的结合,不过从前只是普通的农家乐,多以乡村菜肴招待来客。如今1000多亩的茶园和2000余平方米的制茶场地既是茶叶生产基地,也是游客体验乐园,同时增加了以茶为原材料的菜肴和小吃,吸引了上海、福建、杭州、嘉兴等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游玩,国庆等长假游客达1000多人次,平常周末也有200余人次,年产值由过去的100多万元上升到了2000余万元。
茶文化带动旅游兴起,游客的增多又打响了茶叶的知名度,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如此良性循环让不少企业看到了商机,浙江龙泉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一,该企业不仅将与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联合打造浙西南第一家集商贸购物、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茶文化产业园,而且将茶与瓷融合在一起。
从事茶叶种植、销售多年,让企业负责人蔡利武感触最深的是,越来越多客户对“龙泉金观音”的认可,而在销售过程中,他也感到了业务发展不足之处。“‘人类非遗’——龙泉青瓷在全国各地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在推广茶叶时,常常会有顾客提及青瓷茶具、茶罐。”蔡利武告诉记者,起初他只是向客户推荐一些青瓷厂家去购买需要的产品,或者由他根据客户需求从其他青瓷厂家订购。“后来我想为什么我不能依据茶叶特点搭配青瓷制品销售呢?”
有了这一想法,蔡利武立即行动了起来。从2011年11月开始筹备,到目前为止设计研发了10多个品种,烧制了10窑,每窑少则200件,多则500件。“现在顾客都比较满意这种销售方式,青瓷制品既是装茶叶的器皿,也是一件艺术品,很受欢迎。”蔡利武对记者说,通过搭配,不仅降低了近5%的成本,而且青瓷和茶叶的“互动”让两个消费群体合并,扩大了市场。今年企业产值达1600多万元,比去年提高了30%。
同时,“瓯江源头水、江浙顶峰茶、千年龙泉瓷”的水茶瓷营销组合,已逐渐成为茶叶市场的新宠。
茶产业是龙泉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龙泉的传统产业,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自2005年以来,龙泉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使龙泉金观音乌龙茶、红茶等系列新产品在茶叶市场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主角”之一。2012年,龙泉从全国110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在第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称号,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还获得了“2012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同时,龙泉金观音白天鹅观光农业园区也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下一阶段,龙泉将以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做精文化为发展目标,推进龙泉金观音品牌建设,促进龙泉茶产业、茶经济、茶旅游、茶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预计到2016年,全市茶园总面积将达8万亩,产量3500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