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副省长给力上饶市农业现代化建设
福建茶叶网12月21日讯:12月4日,上饶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再动员大会在余干县召开,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姚木根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上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力度很大,这进一步坚定了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以下是姚木根的讲话(部分)--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上饶农业生产条件历来很好,素有“山郁珍奇,上乘富饶”的美誉。上饶的农业生产历来走在全省的前列,历来就是全省的样板,历来就为全省创造了很多鲜活的经验。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好,信江河谷和鄱阳湖平原都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所以自古以来,上饶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万年的吊桶环把人类稻作文化往前推移了5000-7000年,1万多年前,这里就种植水稻、研究水稻。所以说上饶的农业有很好的条件,很好的基础,也很有特色。比如婺源的茶叶、荷包红鲤鱼,万年的贡米、珍珠,广丰的马家柚,玉山的白玉豆、黑猪,横峰的葛根,弋阳的年糕,上饶县的中华蜜蜂、油茶,德兴的红花油茶,余干的辣椒,鄱阳的粮食、水产,铅山的红芽芋等等。我相信,有上饶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体干部职工的大力推进,上饶的现代农业建设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认真研究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在前不久省直农口部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我归纳了这么几个方面的新情况,希望大家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认真研究、认真把握、认真适应这种变化:
一是农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各种专业生产合作社正在广泛兴起,在此推动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规模在不断加大。全省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土地在流转,目前全省大体已经发展了1.8万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了粮食生产、油料生产、棉花生产等各个方面,农业正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分户经营走向联合经营,走向规模化生产,这可能是未来现代农业的一种基本经营组织形式。现在省里每年由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对一部分模范社给予20万元左右的补助。今天上午我到贵溪,看了一个蔬菜合作社,一名老村支书从外面打工回来后,带领2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肥料、统一提供销售网络,农民每年能够赚到10万元左右。现在农民非常信赖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从分田到户时候的一家一户,发展到现在又走向联合,这是一种新情况、新变化。
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正在快速提升。大家都知道,目前,在中央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业机械化发展非常快,今年可以增加400万千瓦的总动力,现在全省农机的总动力已经达到了4600万千瓦。农业的耕、种、收三个环节劳动强度都非常大,现在留在农村的大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不搞机械化农业很难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组织的兴起。我到鄱阳看到原来的农机服务站发展成农业机械服务的企业了,每年帮人家耕种、收割,有几千万的总收入、几百万的利润,带动了一个产业发展起来,这也是我们推动现代农业必须研究把握的一个新问题。
三是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正在相对集中。优势产业正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江西的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赣抚平原、鄱阳湖平原、吉泰盆地,还有赣西的上高、高安、萍乡一带。全省47个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8%,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态势。蔬菜、养殖业和水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水产品主要是集中在赣江流域和鄱阳湖地区,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这是人类对自然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一种表现,我们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注意调整好区域布局。
四是农业的多重功能同步开发显示了广阔的前景。传统意义上,我们讲农业的功能就是种粮果腹、种棉御寒,农业似乎仅仅是提供农产品。其实不然,农业有多重功能,既有生态保护的功能,又有传承文化的功能,也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还有能源转化的功能。当前发展势头最猛的是农家旅游、农业观光,并显示了广阔的前景。比如婺源打造“中国最美乡村”就是发展农村观光旅游的最好体现,鄱阳湖的湿地公园也是利用了鄱阳湖的水资源来开发旅游。
五是农业产业化的势头十分强劲。目前,全省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72家,上饶就有84家,上饶农业产业化的资产总量、销售收入都占到全省1/5左右。就全省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在饲料加工方面有可能形成两个千亿元企业,就是正邦集团和双胞胎集团。在茶叶方面有可能打出几个品牌,前几天我到浮梁、婺源调研了茶叶产业,准备出台一些具体政策。在粮食加工方面有可能形成几个龙头,我们的万年贡集团卖出了世界上最贵的米,380元1公斤,还在中央电视台做了广告,前面是国酒茅台,后面是国米万年贡。在区域性特色产品开发方面,有可能形成一些新的产业链条,我专门到横峰进行葛根开发调研,那里种了2万多亩,葛根从食用、药用、美容护肤这三大领域可能会开发出一条很长的产业链。类似的这种区域性特色产品全省有很多。所以说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趋势、新变化,顺势而为,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要强调的是,我们在研究农业农村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现在全党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各个方面出台的政策管道很多,资金渠道很多,关注的领导也很多。今年中央给江西直接用于农、林、水事务性的资金超过300亿元,水利建设资金达到100亿元以上,省里拿了40亿元。要注意做好政策组合、资金整合、功能综合的文章。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折不扣地把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现在全党全国都在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三农”工作也不例外。从“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认真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对全国老百姓鼓舞最大的就是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苏荣书记提了两句话,即:难点在农村,重点在经济。说到底还是我们发展得不够,人均GDP与全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带领老百姓发展经济,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二是关于“四化”同步的要求。党的十八大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关于“四化”同步,我在吉安的时候提了三句话的要求,即:要做好产业融合的文章、公共服务均等的文章和城乡设施同步推进的文章。核心是农村和城市怎么融合,一、二、三产业怎么融合,各种公共服务如何逐步实现均等化,各项设施如何同步推进,农村的水、电、路、气等条件如何改善。
三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从全省来说,重点是要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按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落实好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不要以为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冷门,其实农业农村问题的敏感度很高,关注度也很高。比如说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包括鄱阳湖候鸟的保护、珍稀植物的保护,还有计划生育工作、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防汛工作、防火工作等等,都是社会关注度很高、敏感度很高、难度也很大的工作。所以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认真把握好这些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