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毁林种茶,基层干部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2-12-04 13:15:57 来源:安吉新闻网  编辑:丁峰 

福建茶叶网12月4日讯:一株白茶富了一方百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部分群众不惜毁林种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面对这种情况,县森林公安花了大力气整治,但收效甚微。笔者以为,农村基层干部原本在这其中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遏制毁林种茶,基层干部大有可为。

在连续的严厉打击下,毁林种茶行为更隐蔽,更“悄无声息”。比如将竹林中的冬、春笋挖光除尽,毛竹林成了“无源之水”,过不了几年就光秃秃的,老百姓然后再堂而皇之地种上白茶;在林地里套种白茶,今天砍一棵树,明天弄死一棵树,等白茶长起来后,树木也就被搞光了,白茶种植就成了既成事实……

和农村群众最贴近的是村干部,在毁林种茶治理中,村干部应该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毁林种茶出现之前村干部可以早预见,种植之后可以早发现、早制止,遏制事态不致蔓延,制止不了还可以向相关部门汇报。

但遗憾的是,这一切却没有在整个治理过程中体现出来!

基层干部的不闻、不问、不说,导致了森林公安工作进展困难重重。笔者采访中了解到,如果有了村委的配合,森林公安查处案件可以事半功倍,而只凭一己之力,仅仅查清一片开垦山林的承包人就需要三四天,森林公安人力有限,捉襟见肘可想而知。

毁林种茶治理不是哪一家的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作为最基层的村干部,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让群众认识到毁林种茶的错误,认识到这种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阻碍,又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毁林种茶的调查、处理工作。

当然,也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对事不对人”,只要我们的基层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遏制毁林种茶工作一定会更加顺利,更有成效。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