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坪林茶业博物馆展茶情
福建茶叶网11月21日讯:沿着北宜公路一路走来,两边群山环抱,树木翠绿,一派心矌神怡。台湾坪林茶业博物馆就座落于这里,一九九七年一月开幕,建筑外观是闽南安溪风格的四合院,馆内展览以台湾茶叶文化知识为主,占地约二点七公顷,除了有广大的展览部分,还有茶园生态区、茶叶示范区、茶思亭、文化步道、石雕公园、茶艺馆等休憩服务。
到达坪林茶业博物馆,甫一进门,茶香扑鼻而来,原来该馆设计者别具心思,将茶叶放于蒸笼中用微温温热,故待人一进门,茶香亦跟着翩然而至。再往前看是三十九种写法的“茶”字,让人一下子进入茶的世界。在茶事展厅内介绍了中国茶叶的各种基本成份、品种、分类、产销,以及台湾地区茶园的分布,还有古代与现代制茶的方法与过程演化。尤其为人注意的是坪林文山包种茶的历史。其实坪林茶业的历史相当悠久,其中文山的包种茶更可以说是坪林之冠,其采摘所得的茶叶叶尖微弯、幼芽细嫩,冲泡后的茶色呈现墨绿,未入喉已有淡淡桂花之香,入喉更觉滑顺甘润。
除此之外,馆方为了增加博物馆的可观性,在展场内加入大量的场景,其人物造型细腻,所表现茶事中的采茶、加工,以及品茶等环节一一呈现,甚为完整。尤其那悬于走道一旁的茶画,生动传神,那山翁就在林中独自品茶,没有抬袖遮脸的雅态,却有大放大收的宽容,其呈现传神,使画在天地孤寂的空间中,散发独特的韵味。
最令人欣赏的是那品茗区及茶园生态区,在品茗区内,可供选择的茶种不少,当然少不得文山包种茶,风味独特之余,亦份觉新鲜,不过这里没有夜间品茶,而且品茗区又设于室内,无法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实有点美中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