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后花园村:“宋茶”之乡新变化
福建茶叶网10月9日讯:初识南澳后花园村,是从品“宋茶”开始的。清幽的茶香加上那段美丽的传说,让人对这个海拔450多米高的神秘地方充满遐想。
日前,随汕头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走转改”活动来到了这里,揽山色、观海景、闻茶香、进农舍、逛茶园,所见所闻,真真切切。今日茶村,处处流淌着幸福,富起来的茶农不仅仅关注“一斤宋茶能卖几个钱”,而是更加注重茶叶的质量认证、品牌价值,注重村居的整体规划、发展目标。从生活的巨变到观念的转变,茶村新变令人欣喜。
生活的变化很直观。错落有致的农舍简洁大方,屋前屋内,干干净净,茶农安居乐业,一副知足常乐的状态。
“以前养蜂采蜜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元,4年前,利用两亩多山地种起宋茶后,年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家里盖起了新房。”余永南乐呵呵地算起他的经济账。“往后的日子还会更好,因为,村已有新规划了呵……”
茶农脱口谈规划,不能不说是后花园村人观念的一个新变化。
村民广场,一幅生态旅游规划图吸引着过往游客驻足观看。上面清楚地标示着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型名村的“路线图”。正在那里推销自家栽培茶苗的余卓泉老人见有客人来,义务当起“宣传员”,介绍村的规划。
“再过一两年,面貌肯定不一样。看,北片是旅游综合服务区,包括有机茶园观光区、百花园游览区、花园湖游览区、山林探险区等,南片是村民住宅整合区。”“村里人都盼着这一天!要是都按规划建好了,后花园就成名村了。”
从昔日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绿色小康村”、“生态旅游村”,从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到现在的5300多元,后花园村人甩掉“穷帽”其实走了好长好长的一段路。
“就像脚下这条路一样,都是逼出来的,也是干出来的。”当了14年村委会主任和9年村党支书的余远科向记者重温当年扛着锄头畚箕带头开荒种茶的画面。
这条铺着鹅卵石的旅游步道,就是当年村干部带头从山下挑着一担担泥石开荒“开”来的。余远科说:“肚子饿就逼着去想怎样才有饭吃,靠山吃山,种茶就是这里的特色。实践证明,路子走对了。”
几年过去,800多亩荒山地开垦出绿油油的茶园,种上了从凤凰山引进并经过嫁接改良的茶树。聪明的后花园村人尝试茶叶与旅游经济结缘,成片开发旅游生态观光园。贫困村终于翻开新一页。
“后花园村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省唯一的中华楠木群,有天然的"龙潭瀑布",有全市唯一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态有机茶园等,很有发展潜力。我们已规划好了,目标是突出后花园村养生宋茶和乡村休闲特色,改造老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型名村"。”余远科指着《后花园村名村建设规划图》说:“南澳大桥一旦建成,海岛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这对后花园村来说,又是一个机遇。”老支书一口“海味”很重的普通话述说着村民的幸福向往。
“这条通往整个旅游综合服务区的主干道全长2.5公里,目前已铺了1200多米,这些年,村集体一筹够钱,就铺路,每年铺一两百米,不断延伸……很快,我们会把路铺好的。”老支书信心满满。
铺路,铺出发展思路。记者深深感到,后花园村人已经走出了一条幸福的金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