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梳头溪茶叶产业扶贫 幸福指数节节高
福建茶叶网10月8日讯:穿过梳头溪河,不远处的山头,成片茶园绿意盎然。9月中旬,记者走进武陵山区腹地的古丈县双溪乡梳头溪村,看到这样一番景象。
梳头溪村是土家族聚居山寨,2010年人均纯收入仅1501元,不少村民甚至没有出过大山。
2011年,在省委统战部组织下,全省统一战线成员送智力、送技术到梳头溪,为村民致富献策出力。茶叶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但规模效益不明显,“古丈毛尖”只做春茶,夏秋茶被浪费。统一战线成员们在调研中认为,“输血”不如“造血”,做大做强茶产业才是富民的关键。去年3月,在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的牵线搭桥和推动下,自治州工商联会员企业英妹子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抢先进驻村里,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新模式,确保茶叶销路,推动产业富民。随后,身为省工商联会员企业的隆平高科、老百姓大药房、步步高等6家非公企业,联合在村里成立了“湖南龙叶古丈毛尖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拓展茶叶精深加工,提高茶叶附加值,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联手打造梳头溪“茶庄”。
扶贫还要扶智。同年11月,“党外人士科技下乡专家团”来到梳头溪村,开展茶园种植与管理技术培训,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肖力争和博士生导师朱旗、徐超富等6位党外知识分子,手把手地教村民怎样剪枝、除草、种植、打篷,就幼苗茶园管理、秋冬季茶园管理等释疑解惑。
基地规模化,企业联农户,种茶不仅有补贴,茶叶远销省内外,“一季采茶”变成“三季增收”。今年,仅茶叶一项,村民们就人均增收1500多元,片片绿叶成了梳头溪百姓发家致富的“小金叶”。今年伦敦奥运会举办之际,村里的茶叶还出了国门,被古丈妹子宋祖英带到英国伦敦进行推介。
产业带动之下,村民致富观念转变了,种茶积极性越来越高。40多岁的村民向黎明原来一直在广东、福建等地打工,看到村里面貌日新月异,他放弃打工回到家乡新开垦7亩荒地种上茶叶,再过2年就可丰产,每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如今,村里茶叶种植达2000多亩,茶农200多户,全村1080人人均种茶2亩多。
同心连线
通过在古丈梳头溪村扶贫,带动湘西地区联动发展,这是省委统战部“同心·助力”工程的内容之一。在省委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帮扶下,梳头溪村村部至源头组公路、4条通组石子路、上中下3寨供水系统、太阳能照明、800亩新茶园等23项工程已先后建设完工。村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幸福指数节节高,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