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进灵隐寺合适不合适?
福建茶叶网10月4日讯:22日,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引来争议不断。商业行为与宗教寺庙两种不同的文化是否有所冲突?拜拜菩萨,喝喝咖啡,能否“中西合璧”?
甲方:只会让名胜古迹染上更多铜臭气
文化遗产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文化纯洁性,与商业保持适当距离,这也是许多国家的习惯做法。特别是那些有着明显异质文化背景的商业形态,更应该与文化遗产保持适当距离。星巴克之所以一再引起争议,就是因其固有的文化内容,与故宫、灵隐寺这样的文化遗产,在文化底蕴上格格不入。这里的质疑和争议,不是对商业过敏,而只是对文化纯洁的一点念想。
真正的尴尬在于,即使迫于舆论压力,灵隐寺拒绝了星巴克,就能免被商业俘虏吗?现在不少文化遗产单位已经放低了身段,文化只是谋利的一件道具、一个手段。回想故宫当年,赶走了星巴克,可又迎来了“故宫面条”、“故宫督造月饼”。文化是难以调和的,“香火加咖啡”,喝到最后,除了商业,别无其它。虽然呼吁未必有用,但总不能就眼睁睁地看着文化遗产拜倒在商业石榴裙下。 毛建国
如何在文化传统和商业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一直是中国许多名胜古迹面临的难题。反观韩国的做法:在韩国的“故宫”景福宫,当地政府规定任何破坏传统文化气氛的饮食店都不能在宫殿区内申请开张。
名胜古迹的传统文化气息之所以被冲淡,应该反思的并不是多了一家星巴克或是其他洋品牌,而是过多的商业机构是否已超过服务游人的需要。毕竟,商业开发只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如果做过了头,只会让名胜古迹染上更多铜臭气。 段菁菁
乙方:根本不存在遗世独立的名胜古迹
在现代旅游业格局中,人文景点与消费场所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景点为旅游业聚集人气,各种消费场所为当地带来收入。在这背景下,根本不存在遗世独立的名胜古迹。如果因担心沾染铜臭味而反对星巴克入驻,那么最该反对的是寺庙收取门票。若是顺着这种思路,就必须反对在一切寺庙里卖纪念品、捐香火钱,等等。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承认,这些消费场所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星巴克入驻灵隐景区,无非是卖咖啡或卖龙井茶的区别,本质上都是商业行为。只要当地允许这类商业行为,就没有理由反对。 魏英杰
星巴克是全球咖啡连锁企业的龙头老大,与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一样,被视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此次星巴克将店开在杭州灵隐寺附近,不免会诱发文化入侵之类的“口水战”。其实,星巴克卖的只是咖啡,一种饮料而已,既然灵隐寺容得下龙井茶,当然也应该能容下星巴克的咖啡。
故宫与灵隐寺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但同时又是向公众开放的旅游景点,那么,从服务公众的角度来讲,为游客提供龙井茶或者咖啡,理应是相同的商业行为。在前来参观的千万游客里,既有中国人,也有大量的外国人,其中有喜欢喝茶的,也有喜欢喝咖啡的,既然可以卖茶给游客,为什么就不能卖咖啡给游客? 江德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