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展会季节 泉州茶企6月满载而归
福建茶叶网6月28日讯:第十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首届北京国际茶业展刚刚落下帷幕,6月29日又将迎来第二届中国(厦门)海西茶业博览会,6月份着实成了泉州茶业的展会季。泉州的茶企是如何看待展会的,都有什么收获呢?
北京国际茶业展:放大集体品牌效应
据了解,“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于6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北京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顶级茶业盛会,也是首次在北京举办的最高规格和最具权威性的国际茶业盛会。展览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设890个标准展位,共300余家企业参展。
记者从安溪茶都了解到,此次安溪茶企以打着“安溪铁观音”的统一旗号特装参展,其中八马、凤山、华祥苑、中闽魏氏、三和、大自然等6家企业,一举拿下700多平方米的展位,在全国县域特装参展中规格、档次均属最高,而且精巧的展位设计和宏大的展位气魄,加上茶艺表演、歌舞展示,成了整个场馆中最吸引目光的区域。引来了参加展会的世界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与国际机构代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国内外主要茶产区和茶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外知名茶行业专家学者等观摩指导,同时现场还让茶叶爱好者参观品茗,了解安溪铁观音的基地分布以及生产制作工艺。
传统大红花布、纸伞以及竹制特殊展位设计……本次展会当中,三和茶业传统复古的特装展位引来不少观众驻足流连,啧啧称赞,评价三和茶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独特理念符合当今全球有机环保的理想与追求,展会现场的三和安溪铁观音庄园分布图也让众多参观者了解到了安溪目前在树立铁观音庄园模式以及质量可追溯体系上面所取得的成就。
同样极富创意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八马茶业展位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同时也受到很多行业领导和媒体的关注。八马副总经理林荣溪表示,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藏龙卧虎之地,作为在北京举办的高规格的国际茶业盛会,北京国际茶业展是一个很好的铁观音品牌集中展示窗口。同时,在北京高端客户较多,对品牌茶有较强的接受度,也是一个很好的招商加盟的平台,通过北京强大的辐射力,对于安溪铁观音品牌的传播影响深远。
同时,林荣溪认为,北京国际茶展云集了中国百强茶企,也是企业之间竞技和交流的平台。“可以看出今年各个茶类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了,企业的展示力度更大,特别是普洱茶,这次云南省政府很重视,在北京同期举办了普洱茶节,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希望以后福建的茶企也能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展示。”林荣溪说。
6·18成果交易会:激发茶机企业创新灵感
一年一度的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18日在福州举行,作为海峡两岸最大的项目、技术、资本和人才对接的平台,也吸引了不少泉州茶叶机械企业参与。
作为一家综合的茶叶包装机械企业,安溪的福建省福韵机械有限公司带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全自动多功能真空包装机”亮相了此次展会。据该公司总经理李小峰介绍,该设备摒弃传统真空包装各工序繁琐操作,具有自动计量、自动装内袋、自动装外袋、自动抽真空、自动封口等多项高新技术吸引了很多专业买家前来洽谈,据了解,其中就有一位美国的大买家对该产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如果合作成功,将会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李小峰说道。
除了能寻找到合作商机之外,李小峰认为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更是一个技术、学术、科研交流的平台,通过科技项目的集中展示,厂家之间相互交流,可以互补有无,使各自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李小峰说,随着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以及用工荒日益凸显,他认为未来茶叶生产自动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他告诉记者,目前其公司研发出来的“机器人全自动多功能真空包装机”就是一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茶叶包装设备,如果按照传统的包装技术,需要分封装、内膜、真空、张开外袋四个步骤共四个人来操作,而现在有了机器人包装机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就行,而且这个人还能腾出时间出来做其他的事情。所以这款设备也受到很多茶企的欢迎。
“在这次展会上,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我也得到了很多灵感。”李小峰兴奋地告诉记者,“下一步我打算将制茶和挑茶梗的两种工艺结合起来,让制茶和挑茶梗更加自动化,这样也能避免茶叶与人工接触,使茶叶更干净卫生”。
李小峰介绍,目前的种茶、制茶、挑茶梗、包装等环节还没办法完全实现自动化。“如果挑茶梗能实现自动化,全国可以节省50万人的用工,如果制茶设备自动化,就可以节约20万人的用工。其实现在不只是铁观音,红茶、大红袍等茶产区都出现了用工荒,而且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就如挑茶梗环节,工人挑一斤茶叶的工钱是5元钱,一天挑10斤,就是50元,50万人就是2500万元。如果有机器可以替代,不仅能解决用工难的问题,还能省下很多人工成本。”李小峰说道。 (原题《6月茶业展会季 泉州茶企满载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