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创建国家级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县
福建茶叶网6月11日讯:5日,泉州副市长陈灿辉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安溪县调研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并召开现场会,与全市茶叶从业人员代表探索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县领导朱团能、高向荣、王金章出席会议。
陈灿辉指出,茶产业是我市农业产业中,牵涉人员最多、效益最好、体量最大的产业,是有百年历史、百亿产值的民族产业。从茶业各个链条看,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线,是茶叶产业化的核心问题。
陈灿辉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严格落实茶叶质量安全责任。要真抓实干、强化责任、奖惩分明、追究到位,从产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入手,认真查找多年来的隐患问题,严格把好茶叶的质量关。要在项目上向茶产业倾斜,从水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上积极倾斜,大力扶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灿辉强调,要坚持多措并举,强化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监管力度,狠抓茶叶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管理,加强茶叶的流动检测。要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的保障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县。要提升宣传导向,宣传部门要精心组织、精心策划,深度报道茶产业中的最闪光亮点,从正面宣传茶产业,营造茶叶质量安全理念,不断提升茶叶的推介力。
陈灿辉强调,要全面培训,提升茶叶从业人员素质,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努力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合作社的示范辐射作用。要建立定期的工作检查汇报制度,积极探索,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要认真研究国外知名茶叶品牌的成长之路,借鉴它们成功的经营模式,持续开发茶叶深加工领域,不断延伸茶业产业链。
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在座谈时说,茶产业是安溪的民生产业,茶叶质量安全关系到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增强安溪发展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安溪将进一步完善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机制,认真梳理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加工等过程的质量安全管控,构筑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防控体系。要加大对外来茶叶的拦查力度,加强对违规销售农药的打击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退茶还林的政策扶持力度,研究茶农的集约化,茶企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基地化等问题,引导茶企扩大茶叶生产规模,加强茶叶基地建设,打造企业自有品牌。
县长高向荣表示,安溪县委、政府对茶叶质量安全不敢有丝毫松懈,今后每年将从财政拨出资金,推动茶叶质量安全的“万千百十工程”。即:培训万名茶农,带动全县的茶农重视茶叶质量安全。要对全国千企千店的铁观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强化茶企茶店从业人员的茶叶质量安全知识和意识。实施百座茶山退茶还林,退茶还果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促使低档茶园进行还林还果,进一步推广淮山、油茶的替代种植。建设十个标准化茶叶基地,促使茶产业走上规范化、标准化进程,进一步提升茶叶的质量安全管控。
会上,副县长王金章汇报了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工作。
会前,与会人员深入安溪县的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了解安溪县农资监管和茶叶质量检测情况。
近年来,安溪县按照“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工作思路,以农资归口经营管理为关键,以质量抽检为手段,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质量追溯为主线,以生态茶园为基础,以行政问责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以县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大队为主力,常年随机抽检县域茶农毛茶在制品、茶企终端产品及外来茶样品,年抽检样品180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