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成为2012春季广州茶博会关注热点
福建茶叶网6月1日讯:为期五天的2012春季广州茶博会5月24日——5月28日在琶洲中洲中心举行。据了解,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农资、运输等系列生产成本上涨,今年的春茶价格普涨10——20%。其中,普洱茶遭遇强势资本介入,茶价飙升一倍,而广东名茶——英德红茶价格则上涨30——40%。“英德红茶转型升级与怡品茗发展模式研讨会”于开幕首日举行,邀请各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热点话题。
市场表现——普洱茶产业再腾飞 茶价飙升
普洱茶经历2006年—2007年的“疯狂”,2008年—2009年的“低迷”之后,从2010年开始,开启了“重生”之路。近两三年来,茶产业以外的资金开始陆续介入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有些甚至从种植切入,而且每年新加入的资金额高达过亿元。而今年的外来资金介入增速更是惊人,也非常高调。关于这些外来资本的介入,实例不少,包括有民间资本大鳄号称以3亿元创立某普洱茶新品牌等,同时,以个人身份携千万元入市的“投资客”更是多不胜数。
“虽然说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价大幅攀登,但事实上仍处于市场低位!”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华认为,“应对生产成本上升压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设备完善、技术改进,以及完善生产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李文华介绍,静电捡剔设备、色选分类设备、精制联合机组等都是茶厂量化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的必备硬件。“同时,拼配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普洱茶产品品质,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增强品牌竞争力的关键。”
李文华与茶友一起品茗集团公司旗下珍藏级普洱茶品牌“宝和祥”新品—优选西双版纳最高峰勐海滑竹梁子山茶菁与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勐海巴达1700年茶王树核心区茶菁拼配制作的“1700高山之巅”普洱青饼,以及传统品牌“普秀”牌新品-——“壬辰•龙饼”和“玉莲金针”;并从产品的选料、加工工艺、产品配方特色等方面详细介绍这几款产品的优势特点,让各位茶友更进一步认识集团公司近期推出的几款新品。与会的领导、客商、茶友对集团公司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大家对于集团旗下“普秀”、“宝和祥”品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英德红茶价涨30-40% “红茶旋风”直刮全国
“过去,春茶生产以绿茶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红茶的追捧,导致红茶价格持续走高,趋利性使各地恢复、创制红茶的热潮不退,目前各地推出的红茶新品甚至已经弃用夏秋茶,而采用春茶为原料进行制作。”广东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向记者告诉记者,近两三年来,从福建的金骏眉开始,包括英红、川红、信阳红、遵义红、政和工夫等历史红茶名品纷纷重振旗鼓,红茶进入了一个百花争艳、跃进式的发展时期。据了解,今年,广东英德红茶价格上涨30-40%。
政府支持力量向英德红茶倾斜
“今年,怡品茗系列英德红茶产品整体涨价10%,价格保持稳定。”英德市怡品茗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信成介绍,采茶工的平均工资较去年增加了三成,有机肥料等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了三成:“去年,公司引进了控温控湿设备等一系列现代化生产设备,从而减少了茶叶萎调和发酵看天生产的被动。在高生产成本下运营,只有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管理才可实现产品价格稳定,让利于民。” “现在绝对是投入期,而非收成期!”肖信成坦言,未来两年是红茶发展、壮大的关键期:“令我们振奋的是,由于英德市政府的重视,茶企的努力,技术力量得以向红茶倾斜。因此,即使今年的天气状况并不特别优越,但英德红茶的品质却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前景大好 各地纷纷转种红茶
“红茶旋风”不仅直刮广州茶博会,影响范围更覆盖全国。据了解,由于红茶热销使市场预期一致看好,尤其在可观的经济效益刺激下,全国各产茶区纷纷“绿改红”、“乌改红”,从而导致了红茶产量的快速上升。“普洱茶是我们的主业,但由于看好红茶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公司从今年开始试产、试销红茶。”普洱困鹿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新直言,云南的地理环境并不十分适合制作红茶,需要更多的设备投入与技术控制。
“大唐红韵在广东英德、广东丹霞山、潮州凤凰山、安徽祁门、福建武夷山、蒙顶山等地都建立了生产基地。”红茶新晋高端品牌“大唐红韵”董事长吴伟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茶’,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孕育出不同的好茶,滋味各不相同。过去,人们偏爱红茶特有的焦糖香,如今人们则更多地追求花果香,这就需要茶企去研发、创新产品。”
市场待细分 走文化创新之路
吴伟东介绍,大唐红韵依靠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团队的力量,拿手好戏是创新:“随着红茶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市场细分。适合清饮、调饮的红茶将越发成为人们品味生活的方式,如何将品茶这种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是茶企需要思考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疆财经大学EMBA班客座教师蒋同赞同吴伟东的看法:“中国茶的精妙就在于千姿百态、妙不可言的文化。切不可用工业的标准化扼杀了茶的这种特性,否则是饮料,而不是茶。”同时,蒋同在“英德红茶转型升级与怡品茗发展模式研讨会”上指出,红茶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合理化分工、共同推广,包括公共品牌的推广和产品品牌的推广。
英德红茶转型升级与怡品茗 发展模式研讨会受到广泛关注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华南农业大学茶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登良,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栋,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 营销专家蒋同,原英德市茶叶局局长、著名茶人、现英德市怡品茗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杖洲,以及英德市怡品茗茶叶有限公司肖信成等,均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并发表讲话。
肖信成表示,各地茶区、政府、茶企正在努力加强地区品牌与企业品牌建设,并努力学习如何从产地品牌到产品品牌,从价格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以摸索探讨出一条适合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新时代之路,打造出中国的国际茶叶品牌,呈现中国茶文化之味。他还指出,面对新的时代发展和营销模式的转型,中国的茶业企业要作出调整,才能掌握市场主动权和品牌发展权。
邬梦兆会长肯定了英德红茶在产品升级方面的成绩,并对怡品茗公司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张黎明秘书长则介绍了全国茶产业与广东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反映了茶产业势头良好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巨大的红茶市场。陈栋围绕广东英德红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转型升级的特征、品牌打造的要素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详细地解析了英德红茶转型升级、打造品牌的方式方法。
茶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与营销模式的话题获得许多茶业企业与相关媒体的共鸣与兴趣,研讨会吸引了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