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发布时间:2011-11-04 16:16:41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早就听说夹江县有个天福茶园,原以为仅仅是个产茶的企业。到了实地采访才了解到,茶园不仅是产茶制茶,还是茶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10月25日,我们一行到茶园采访。在成乐高速公路夹江出口段一公里处,远远就看见一片红白相间的庄园式建筑,“天福茶园”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来到茶园,主人首先请我们欣赏茶道表演。表演的小姐先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提温,然后将乌龙茶放入茶壶。接下来,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分壶、奉茶,请客人闻香、品茗,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显得庄重、儒雅,表现出一定的礼仪、人品和意境。通过茶道欣赏,恐怕即使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也会“咂”出几分文化来吧。
在品茗间,主人给我们介绍了茶园的概况。整个观光茶园占地380亩,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分为A、B两大区。主要项目有:大面积观光示范茶园、松茗山庄、茶博物馆、茶叶加工厂、茶食品加工厂等。茶园现有员工400人,其中80%是附近农民。就这一点而言,茶园为当地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很大贡献。
接下来导游付小姐带我们去参观,首先看茶食品加工厂。加工厂有饼干生产车间和糕点生产车间,生产各种有茶作为原料的食品,什么“绿茶巧叶酥”、“绿茶瓜子”、“翠玉酥糖”、“绿茶蜜柚”、“绿茶杏仁派”、“金萱乌龙凤梨酥”等等,花色品种繁多。这些食品都含茶,吃起来清香爽口,别有风味。隔着落地玻璃窗,我们看到工人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一丝不苟地操作。付小姐说,他们的生产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参观完食品加工厂,我们沿后山的小道拾阶而上,来到松茗山庄。山庄有6栋小别墅,分别是悠然居、竹香居、鑫钻世家、风雅居、温心居和观天下。别墅有欧式风格的,也有南亚风格的。沿着林间小道,我们慢慢攀上山顶,往下看,成乐高速公路及其两边的茶园A、B区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一幅大自然的天然画卷浑然天成,美不胜收。站在这里看上几分钟,会使人感到心胸也开阔、舒畅了许多。
山顶背后是连绵起伏的示范茶园。付小姐介绍,该茶园已开发种植200亩,主要种植了12种全国各地的优质乌龙茶,其中有4种来自台湾,分别是:金萱、翡翠、大佛乌龙、峨眉春。2005年,在纽约举行的第5届国际名茶评比中,他们选送的5种名茶被评为金奖。当下正值深秋,已过采茶季节,我们看到,茶园已作修枝整理。付小姐说,待到来年春,游客来这里还可亲自采茶,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
下得山来,我们又去参观茶博物馆。其内容之丰富,超乎我们想象。看来,号称“博物馆”,并非浪得虚名。博物馆始建于2000年初,于2002年建成,占地80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馆。展馆分上下两层,底楼主要介绍了茶的起源、茶树的栽培及品种命名方法,并通过造型鲜明生动的人物模型,介绍了我国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茶事,用展板、图片、文字说明介绍中国六大基本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的制作过程。馆内还修建了造型逼真的“茶马古道仿真场景”。二楼主要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饮茶文化及世界茶情、世界各国的饮茶文化等。通过参观茶博物馆,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前,天福茶园已建成一家集茶叶分级包装、科研、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自2004年4月以来,先后获得“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夹江县“优秀外来投资企业”、“乐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等殊荣。台湾投资人、企业总裁李瑞河先生当初抱着“造福一方,推广中华茶文化”的初衷投资夹江,如今,他的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谢敏强,男,59岁,大专文化,主任编辑职称,1991年7月调入乐山日报社工作,2005年离岗休息。编辑的《三万多张“白条”兑现记》获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10月25日,我们一行到茶园采访。在成乐高速公路夹江出口段一公里处,远远就看见一片红白相间的庄园式建筑,“天福茶园”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来到茶园,主人首先请我们欣赏茶道表演。表演的小姐先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提温,然后将乌龙茶放入茶壶。接下来,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分壶、奉茶,请客人闻香、品茗,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显得庄重、儒雅,表现出一定的礼仪、人品和意境。通过茶道欣赏,恐怕即使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也会“咂”出几分文化来吧。
在品茗间,主人给我们介绍了茶园的概况。整个观光茶园占地380亩,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分为A、B两大区。主要项目有:大面积观光示范茶园、松茗山庄、茶博物馆、茶叶加工厂、茶食品加工厂等。茶园现有员工400人,其中80%是附近农民。就这一点而言,茶园为当地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很大贡献。
接下来导游付小姐带我们去参观,首先看茶食品加工厂。加工厂有饼干生产车间和糕点生产车间,生产各种有茶作为原料的食品,什么“绿茶巧叶酥”、“绿茶瓜子”、“翠玉酥糖”、“绿茶蜜柚”、“绿茶杏仁派”、“金萱乌龙凤梨酥”等等,花色品种繁多。这些食品都含茶,吃起来清香爽口,别有风味。隔着落地玻璃窗,我们看到工人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一丝不苟地操作。付小姐说,他们的生产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参观完食品加工厂,我们沿后山的小道拾阶而上,来到松茗山庄。山庄有6栋小别墅,分别是悠然居、竹香居、鑫钻世家、风雅居、温心居和观天下。别墅有欧式风格的,也有南亚风格的。沿着林间小道,我们慢慢攀上山顶,往下看,成乐高速公路及其两边的茶园A、B区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一幅大自然的天然画卷浑然天成,美不胜收。站在这里看上几分钟,会使人感到心胸也开阔、舒畅了许多。
山顶背后是连绵起伏的示范茶园。付小姐介绍,该茶园已开发种植200亩,主要种植了12种全国各地的优质乌龙茶,其中有4种来自台湾,分别是:金萱、翡翠、大佛乌龙、峨眉春。2005年,在纽约举行的第5届国际名茶评比中,他们选送的5种名茶被评为金奖。当下正值深秋,已过采茶季节,我们看到,茶园已作修枝整理。付小姐说,待到来年春,游客来这里还可亲自采茶,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
下得山来,我们又去参观茶博物馆。其内容之丰富,超乎我们想象。看来,号称“博物馆”,并非浪得虚名。博物馆始建于2000年初,于2002年建成,占地80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馆。展馆分上下两层,底楼主要介绍了茶的起源、茶树的栽培及品种命名方法,并通过造型鲜明生动的人物模型,介绍了我国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茶事,用展板、图片、文字说明介绍中国六大基本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的制作过程。馆内还修建了造型逼真的“茶马古道仿真场景”。二楼主要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饮茶文化及世界茶情、世界各国的饮茶文化等。通过参观茶博物馆,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前,天福茶园已建成一家集茶叶分级包装、科研、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自2004年4月以来,先后获得“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夹江县“优秀外来投资企业”、“乐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等殊荣。台湾投资人、企业总裁李瑞河先生当初抱着“造福一方,推广中华茶文化”的初衷投资夹江,如今,他的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谢敏强,男,59岁,大专文化,主任编辑职称,1991年7月调入乐山日报社工作,2005年离岗休息。编辑的《三万多张“白条”兑现记》获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我来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