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批发市场面临生存危机(组图)
发布时间:2011-10-12 13:01:02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 |
龙岗众多的批发市场之一――东方茶都。早上10点左右,市场显得冷冷清清。周游 摄
![]() |
上月,布吉农批市场作为深圳最大的“菜篮子”,搬至平湖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据称,该物流园将成为面向深港2000多万城市居民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交易”物流枢纽中心。
由农批市场变身为农产品物流中心,名称的改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布吉农批的自我升级转型之路。而在布吉农批市场背后,龙岗区还有众多的批发市场,这些批发市场大部分都存在着经营模式落后、辐射力弱、易于复制等弊端,随着龙岗产业升级的推进,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批发市场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未来5年至10年中将面临生存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批发市场这一行业的重要性有所降低,随着产业升级反而会迎来新的机遇,而政府此时更应早做规划,避免包括批发市场在内的第三产业的无序发展。
未来5至10年部分批发市场或面临生存危机
“五金的海洋,交电的世界。”在龙岗五金商业街门口的树丛之上,一块硕大的广告牌打出了这样的口号,颇引人注目。
但这个位于龙岗街道龙岗社区扬田路的批发市场并不好找。在龙岗区,扬田路是一条并不起眼的小街,不少居住龙岗中心城几年的人士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条街。记者从深惠路驱车,拐入丰田路,再驶过一段没有路牌的道路,顺着路牌的指点找到了这个商业街。正值早上10点,商业街的店铺已经开门,空置的店铺并不多,或许是上午的原因,街上也不见多少人流,显得较为冷清。
据介绍,类似的批发市场在龙岗区并不鲜见,在龙岗街道一地,类似的专业批发市场就有小商品、皮革、农贸、电子、建材、茶叶、五金、家装、文化等15个。不过在龙岗区,除了布吉农批、华南城等大型的批发市场外,大部分批发市场都存在规模小、层次较低的特点。
“很多批发市场同以前的村墟、集市差不多,产值规模能上亿就不错了。”龙岗区经济促进局服务业发展科负责人洪剑峰说,“这些市场的配套如仓储、物流、金融服务跟不上,因此区域影响力很有限,辐射面窄,大部分覆盖不会超过几十公里。”
如东方茶都。这个位于龙岗中心城区域的商城是一个茶叶批发市场。麦老板是东方茶都一家店铺的老板,他一边很悠闲地地喝着茶,一边告诉记者,他早年和哥哥在潮州做茶叶生意,后来看到东方茶都这边店铺出租有优惠,于是就过来了,开了一个铺,“我们从福建运来茶叶,主要做批发,兼做零售,客户主要是周边的小店小铺,不过也有少数几个省外的,如湖北的客户。”
为什么龙岗中心城这一带的批发市场辐射力有限?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珠三角有2000多家批发市场,存在着缺少规划指引、经营策略短期化、经营方式落后等弊端;低水平重复现象十分严重,“深圳批发市场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但在市场布局、品牌宣传、经营模式创新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余地。”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龙岗区产业升级的启动,这种种低层次的批发市场也或将遇到生存危机。如一家位于横岗街道的服装批发城老板告诉记者,原先他的市场在布吉,由于拆迁改造,他们只好迁到横岗来,租下了一个工业区再续旧业,而原先在深惠路摆摊设点的建材、五金批发商户也在深惠路的业态整治进程中被迁出深惠路,“随着龙岗区产业升级的持续深入,低端的批发市场如何生存是个问题。”
对此,王先庆认为,由于珠三角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为制造业提供大量原辅材料的专业批发市场以及为工农业产品的消费提供集散的消费品市场正逐步失去其扩张的生存基础,同时城市、经济、社会的转型以及产业升级,都迫使这些低层次的批发市场自我淘汰或升级转型,因此,它们的相当部分市场,在未来五至十年中,将难以生存。
现有批发市场无力升级?
对于专业批发市场的未来,中国城市商业网点联合会一位负责人曾表示,专业批发市场最早起步于浙江温州,但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生产链的一环;而这些大企业和龙头企业有着自己专业的采购队伍和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因此大企业的集中采购让这些小市场生存空间渐渐变小;再加上网上贸易的兴起以及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如沃尔玛、麦德龙也兼有批发功能,因此,传统的以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交易市场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对此,王先庆认为,目前这些低端批发市场的弊端相当明显,“固然它有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便利、繁荣市场的作用,但缺少规划指引、经营策略短期化、经营方式落后等弊端已经日益显现。总体而言,现代批发市场主要还是向基于电子商务和进出口便利需要的展贸型批发市场演变。同时在经营模式上,向专业化经营和连锁管理转型。”
对于龙岗区、尤其是中心城及周边区域现有的批发市场升级,洪剑峰分析说,一般而言,批发市场从简单的集贸市场起步,逐渐成为物流、信息流集聚之所,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成立自律组织,会进行信息发布,甚至标准制定。
记者也注意到,同海吉星一样,目前龙岗一些批发市场也在自发寻找升级,如7月22日,龙岗茶都的几位茶商发起成立深圳市茶叶流通协会并落户龙岗东方国际茶都,该协会发起人之一、副会长钟梓源表示,协会一方面将代表会员与政府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帮助解决企业困难,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将实施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净化市场环境;而龙岗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有意将一些优势产品组合,针对特定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等等。
“但任其自发进行,会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他对龙岗中心城及周边区域的批发市场的前景并不特别看好,“不少批发市场的选址就有问题,可达性(交通)不好,一些批发市场在选址时也没有顾及配套的问题,更别说教育医疗这些配套。”
目前不少批发市场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收取租金,由于经营惰性,一些批发市场也只想着收租金。一些批发市场最初的建设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它的动机不在于批发市场本身,而是在于租售店铺,至于怎么做大做强批发市场,它缺乏动机。这些市场的升级,困难相当大。”王先庆认为。
规划缺位:不能由开发商替政府
虽然龙岗不少批发市场仍属低端,但并不是简单淘汰即可了事的,随着龙岗产业升级进程的推进,批发市场的重要性却并没有降低,“批发市场本身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可能绕开批发市场这一块。而且,在目前背景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促进制造业与流通业的协调发展,这一点,批发市场起着重要的连接和导向作用。”王先庆认为。
他表示,长期以来,政府、企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产能扩大、产业做大上,忽视了流通环节,“事实上,现在社会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生产决定一切的思路已经不能主导当前经济的发展轨迹。相反,现在进入市场经济中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商品正呈现出供过于求,甚至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控制市场,在流通环节中游刃有余,才是企业决胜的关键。”
正因如此,目前一些产业正挟制造业之威开始延展产业链,介入批发市场,搭建交易平台,实现产业升级。“现在政府应该及早规划。”专家表示,批发市场的规划应重点突出布局的优化和指导,不能再让项目随意立项上马,市场设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综合考虑产业布局、交通区位、服务半径等因素。
而目前龙岗区的第三产业规划缺位。当下,在龙岗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存在着所谓的“开发商做龙岗第三产业规划”的局面。
以东方茶都为例,它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将其项目配套的商业部分包装成茶叶批发市场,“如果当时开发商象其它楼盘那样出租给各类的生活服务业商家,那这里就不会成为茶叶批发市场了,而该开发商另一期的项目商业配套虽然临近东方茶都,但开发商却没有将其用于扩大东方茶都批发市场的规模,反而将其打造一家电子商城。产业的选择完全由开发商来主导,这种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偶然性可见一斑。”
对此,王先庆表示,对于政府而言,现在迫切需要做好产业规划。目前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意识到第三产业规划缺位给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也多次表示,不能由开发商替政府来做第三产业规划。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龙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日前在谈到龙岗中心城区域的发展时表示,龙岗中心地区城市副中心和辐射粤东北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职能的实现,都必须依托健全、繁盛的商业和商务服务体系的支撑,为实现龙岗中心地区的城市职能目标,当务之急在于对区内商业服务业发展资源进行梳理,对商业服务业空间供给进行重整,对商业服务业体系进行完善。
我来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