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一个村的副县长
驱车从沅陵县城,顺张沅公路北行60公里,就到了借母溪乡。
这是我挂职锻炼的乡。
之前,我对这个乡几乎一无所知。一位爱好旅游的朋友告诉我,“借母溪”在喜欢旅游的“驴友”圈中很有名,是个不错的溯溪地点。
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朋友所说的“借母溪”与我所说的“借母溪”是两个地理概念。我说的是借母溪乡,朋友所说的是借母溪乡的借母溪村,即“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借母溪村因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溪和小溪两旁峻耸的高山而出名,其间美丽的自然风光、原始次生林,让“驴友”流连忘返。
虽然这条借母溪被“驴友”称作“湖南的九寨沟”,但却没有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并没有什么产业,可以算作穷乡僻野。
8月18日,沅陵县委常委、副县长唐旭东带着我和本乡的唐副乡长去借母溪村调研。
在路上,我得知,唐旭东是中国远洋集团派驻沅陵的建整扶贫工作组组长,属挂职干部,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口扶贫借母溪村。
然而,这个只管一个村的副县长却并不轻松。
吉普车开过一座过溪水坝时,唐副乡长介绍,这座桥也是唐旭东组织修建的,过去这里没有桥,村民常年靠趟水过河。
汽车过河后开了一小段,停在了自然保护区的山脚下。接下来就是在高温下徒步攀登平均海拔近700米的山。一路上攀谈,得知唐旭东是北京人,之前也不曾经常爬山,现在几乎每周都要爬几次。“刚开始来的时候,觉得上一趟山,进一趟村很不容易,现在走多了,就习惯了。”
说起借母溪,唐旭东说,别看这里现在穷,其实相当富有,因为有着美丽的大自然,有上万种稀有的动植物,满山都是宝。这是大自然赐予借母溪的财富。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护好环境,利用好这些资源,搞好旅游开发。把路修通了,配套设施跟上来,自然赋予的财富就会转化为真金白银。
他说了,也做了。从乡政府所在地洪水坪至千塘湾6.37公里旅游公路,由原来的3米拓宽到6米,各种车辆可以安全快速通行。工作组还组织村民对千塘湾-茂古洞-塘坪-杉木洞、陈家溪-借母溪-金竹溪2条共长27公里的乡村公路进行了整修。
经过近两小时攀爬,我们到达了借母溪村部。大家的衣服都已湿透,我们在路边找了眼山泉洗了把脸。
唐旭东此次到村里,主要是劝说村民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然而,从支书到普通百姓却并不太热心,大家认为头几年没有收益,而且对是否有人来收购表示存疑。
此前,唐旭东已多次爬山越岭,徒步深入山头坡地,反复与百姓交谈。此次,他仍不厌其烦地做支书的工作,阐明种茶的补贴政策和经济收益。唐旭东告诉我,借母溪空气清新湿润,土壤肥沃,海拔适中,特别适合茶叶种植,而且茶质极佳。
目前,借母溪村在原有30亩茶园的基础上,已完成了60余亩新茶园的砍青、炼山、整地施肥、栽苗等工程。唐县长的想法是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然后以沅陵著名的“碣滩茶”品牌,统一推向市场。
这一次,支书好像有些吃了定心丸。之后唐副县长和支书、一起去茶园查看茶树幼苗的长势。
在一户农家吃了中饭后,我们跟随唐副县长去查看保护区的一段消防公路。这段消防公路建好后,既能满足消防的需要,平时也可以供游客步行。由于需要趟水,唐副县长的鞋子全湿了,仍然往前走了大约两公里,直至还没有开工的地方才原路返回。对基石、用料、路线,每一个细节他都一再过问。
直到下午4时,我们才随唐副县长返回乡政府。久在城市的我,早已筋疲力尽。我问唐副县长多久下一次村,唐副县长回答每周都来。“不来不行啊,坐在办公室哪知道路该怎么修?”临走时,唐副县长对我说:“小熊,下周我们还是一起下村,开个村支两委会。”这是一位只管一个村的副县长的一天,平凡而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