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黄金桂逆市而起 “透天香”成市场利器

发布时间:2014-07-19 13:05:22 来源:安溪报   编辑:徐仰望 
 安溪黄金桂逆市而起 “透天香”成市场利器

黄金桂母树。

安溪黄金桂逆市而起 “透天香”成市场利器

收购点黄金桂精加工。

    福建茶叶网7月19日讯:在安溪县不少产茶乡镇,铁观音春茶采摘之后,因为天气等因素,夏茶、暑茶不采或进行裁剪,到10月再采收秋茶。但在虎邱镇,因为销路好,暑夏两季黄金桂茶农依旧忙着采收。

    据当地茶叶收购点反映,今年春、夏两季与去年同期相比,黄金桂平均每斤茶叶价格涨5元以上,涨幅达20—30%,相比不温不火的全国茶市,黄金桂为何逆市而起?带着疑问,日前,记者前往安溪县黄金桂主产区虎邱罗岩(包括罗岩、美庄、双都三村)一探究竟。

    农测合格100% 远销日本东南亚

    在罗岩村村口公路边,一辆江铃厢式货车正停在颖香馨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工点门口,工人忙着装卸从收购点运回来的干茶。记者走进仓库,只见一袋袋茶叶里层用塑料袋装好,外面套上蛇皮袋,整齐地叠放着,通道仅能容四轮平板手推车通过。

    合作社负责人林衔城告诉记者,采收旺季,收购点平均一天可收购5—6千斤干茶,一年可收3千担,每斤价格在13—30元不等。当地人称这类茶为“厂茶”,茶叶在收购点进行粗加工后,再发货给大茶企进行精加工。茶叶大多销往日本,少量销往澳门、香港及大陆地区。据了解,在罗岩村,像林衔城这样的收购点就有20多个,八马茶业、兴溪茶厂、远荣茶厂、三和茶业、同安恒利等茶企均在此设点收购。

    这些出口到日本的茶叶,必须严格按照国外食品卫生标准生产,一旦被检测发现农残超标,茶农、收购商、茶企都将遭受巨大损失。庆幸的是,2004年以来,这些被送往最严格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公司的茶叶,从未发生一例农残超标事件,100%合格。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里每一户茶农家都有一本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茶树病虫害防治使用手册》,里面详细记载每一年出口日本茶叶推荐使用的农药清单、防治要点、茶园禁用农药目录表等资料。

   “什么农药能用,什么农药不能用,我们心里都有底。”美庄村茶农林振明告诉记者,十几年前,美庄村吃过农残的亏,那一回因为一户茶农买错农药致农残超标,茶商在村里收购的茶叶经匀堆后,又分不清是哪户茶农的茶,一怒之下,便联合其他收购商拒购该村一两茶叶,那一年村里茶叶卖得很苦。“茶叶香不香只会影响价格,卫生安全过不了关,则意味着颗粒无收。”

    林振明儿子在广东开茶店,只有夫妻俩在家,全年可采收黄金桂80担左右,每斤上百元高档茶寄给儿子销售,中低档茶叶做“厂茶”,可获毛利8万元左右。在罗岩一带,像林振明这样的茶农不在少数,单罗岩村,黄金桂年产干茶就达5万担以上。

    收购捆绑农资 “连坐制”确保安全卫生

    美庄村党支部书记林桂河告诉记者,在罗岩,“厂茶”收购点有的是茶叶合作社本身兼营,有的是茶企委托当地茶商设立,但都有一个显著特色:实行茶叶收购与农药配送捆绑。收购点与茶农签订购销合同,茶叶要销售给哪个收购点,茶农要按哪个收购点的要求使用规定农药。到茶叶采收时,收购点再按照不低于市场价收购茶农的茶叶。

    为方便茶农和保障安全,收购点直接从县新农合农资公司代购成批农药,以不盈利方式、不高于市场价发放给签约茶农,费用先让茶农赊欠。等收购点把茶叶送去检测合格后,农药费用才从茶叶销售额里面扣除。送检之前,每户茶农的茶叶都要留样封存。如茶农私自使用违规农药,一旦被检测发现,则将退还所有茶叶,同时要求其还清农药费用。这样形成“茶农—收购点—茶企—国外贸易商”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层层向上负责。

    在与收购点签订合同基础上,美庄村还成立一支农药督查队。茶农林友忠是该村农药督查队队长,每当一年一次暑夏喷施农药时间点来临时,他就带领队员对全村茶园进行巡视。“村里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严禁使用违规农药,一经发现马上向收购商曝光,没人敢收购他家的茶叶。”林友忠说,至今还没发现违规用药的。

    凤岩保健茶有限公司收购点与茶农签订购销合同,要求每5名茶农为一组,互相监督,实行“连坐制”,一人不规范使用农药,将连累其他4人茶叶销售。不少茶企还给定点收购的茶农配备茶园植保员,“一瓶农药用多少水稀释”“什么样的农药不能混合使用”等,都给茶农详细讲解。

    原产种植200年 “透天香”成市场利器

    虎邱罗岩是黄金桂发源地,种植黄金桂至今已近200年历史,在美庄村至今还有多株百年黄金桂母树。黄金桂素有“未尝天真味,先闻透天香”之誉,与铁观音、本山、毛蟹被誉为安溪四大名茶。茶业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写道:“黄旦以其奇异‘透天香’品质特点和上市早的市场优势,倍受消费者的喜爱。”

   “别种茶贵咱不羡慕,别种茶贱咱不掉价。”罗岩村退休教师林振忠告诉记者,自他懂事以来,就是“一斤茶换七斤米”,扣除货币贬值因素,这儿黄金桂价格一直相对稳定。当地茶农也一直不改对黄金桂的热爱,即便上世纪90年代全县兴起铁观音种植热潮,这儿茶园里种的依然是黄金桂。

    这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黄金桂生长,种植起来不仅省肥料还省农药。凤岩保健茶有限公司植保员林皆德说,罗岩海拔近千米,平均气温比虎邱平原地带低3—5摄氏度,茶树害虫只有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尺蠖少数几种,茶树本身抗虫害能力较强,防治起来容易,一年只需喷药一次,即可保证茶叶不受虫害。

    从安溪国营茶厂退休的当地老人詹清泉告诉记者,因为历史缘故,当地黄金桂制茶工艺积淀深厚。黄金桂叶片薄,比起铁观音,摇青技术更不好把握,摇太轻,茶青发酵程度不够,茶叶青味重,不会香;摇太重,容易“死菜”。因为多数人种植,在交流制茶技艺时,门路也比较多。即便没制出好茶,因为当地黄金桂茶青数量充足,茶农依然可以继续“实验”探索。

    罗岩村烘焙能手林振文表示,黄金桂在加工浓香型乌龙茶产品中有优势,黄金桂叶片薄,烘焙中更容易熟透;经过烘焙,“透天香”特质进一步展现,成为占领市场的“利器”。因此,不少茶企在加工浓香型乌龙茶产品中,喜欢拼配少量优质黄金桂,让烘焙出来的产品香气更加浓郁。近年来,安溪县浓香型茶叶市场升温,黄金桂成为加工浓香型产品的配料,也进一步拓宽罗岩黄金桂销售渠道。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