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茶叶之路”驼队抵达咸宁引起反响

发布时间:2014-01-14 09:52:33 来源:咸宁日报  编辑:王莉 
     福建茶叶网1月14日讯:以前,说起驼队,我们的脑海总是浮现出大漠中的情景,在夕阳的映照下,一队骆驼缓缓行走。然而,在三大茶马古道之一的咸宁,在香城泉都的闹市街道之中,近日却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驼队。

    这支驼队,插着旗帜,驮着茶叶,从内蒙古出发,一路走进咸宁,一路走向欧亚大陆,一路传播茶叶文明……

    一支长长的驼队,每只骆驼背上驮着咸宁青砖茶品牌“生甡川茶”的木箱,还有“重走茶叶之路”旗子,安静温顺地行走道路上。

    8日,这支百余米长的驼队一路不紧不慢,从高铁站营地出发,经桂花城到长安大道、咸宁大道,再转至107国道,行走在城区,秩序井然,蔚为壮观,吸引沿途居民驻足观看。

    咸宁是三个茶马古道源头之一。所谓茶马古道,是古代茶叶运输的马帮之道,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交换茶叶形成的茶叶之路。

    据了解,“重走茶叶之路”是沿300多年前的路线,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发,一路南下驼茶,将咸宁的青砖茶等中国名茶送到亚欧大陆。

   “重走茶叶之路——茶圣故里行(湖北)”于1月4日来到赤壁赵李桥,于8日来到咸安,9日离开咸宁,北上东方茶港武汉汉口。

    据介绍,驼队中,有十峰骆驼背着我们咸宁的“生甡川”砖茶,这些砖茶将一直伴随着驼队行经河南、河北、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欧亚各国。

    重温历史弘扬文化

    咸宁市茶叶历史悠久,素有“茶叶之乡”美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系统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砖茶,积极发展绿茶、红茶,以茶富民,以茶宜居,以茶扬名。通过不懈努力,打造百亿茶产业集群,促进咸宁绿色崛起。

    作为三大茶马古道源头之一,咸宁市也是此次“重走茶叶之路”的重要城市。此活动主要目的旨在提升咸宁在全省全国茶行业地位,让更多眼光投向咸宁,让更多的人了解咸宁的茶历史文化,从而提升咸宁市茶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茶商纷纷表示:要借助万里茶路这个平台,把咸宁市宝贵的茶文化历史挖掘出来,展示给更多的人,让中国了解咸宁茶,让世界了解中国茶。此举对于咸宁市进一步提高茶叶品牌影响,弘扬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必将对咸宁市茶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此活动在咸宁的赞助方和承办方,咸宁市茶叶交易平台——鄂南茶都大广场总经理王巍认为:没有文化的茶叶只是一片树叶。他相信“重走茶叶之路”走进咸宁,将推动咸宁的茶产业,推动咸宁的青砖茶再现辉煌,让我们的茶叶走出湖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保持传统追求品质

    据透露,此次驼队极其推崇咸宁传统工艺制作的砖茶。

    去年8月份,中国茶叶协会授予赤壁市“中国青砖茶之乡”称号。目前,咸宁市百年老字号“川”字牌青砖茶产品,在内蒙古市场占有率达85%,远销中非、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据“生甡川”砖茶厂董事长何春雷介绍,“生甡川”青砖茶起源于明代1590年,距今有400余年的历史,定点销售内蒙古,至今还保留着传统工艺制造。

    在该砖茶厂有两种生产技术。一种是传统工艺制作,手工精选、原汁发酵、檀模液压、木炭烘干。这种工艺制作成本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但是生产量小,一条工作线十几个人,一天只能生产三百块砖,价格高,走量的地方无法接受。另一种是现代工艺,是用铝合金面板压制而成,电烘干,现代工艺制作,5个人的生产线,一天能生产两千片。

    目前,黑茶市场还保持传统工艺制作的茶企不多,广东、北京、河北那一带追求的就是传统工艺,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一味求量。即便扩大产能,也是在保持自身品质的前提下。”何春雷说。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