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延伸茶叶产业链,建成生态茶园8万亩
“我市山地资源丰富,茶叶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是福建省三大野生茶分布基地之一。”11月20日,龙岩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陈益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茶园开发质量不高,管理粗放等原因,部分茶园逐渐荒废,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预计全市茶园水土流失面积约8万亩。为此,近几年来,龙岩市开展了以生态茶园开发与改造为重点的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最主要采用治理水土流失与建立标准化生态茶园相结合,新植与改造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实施“茶-林-绿肥”的立体栽培模式,合理建设茶园水利和道路设施,达到树、草、肥、水、路的有机结合,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梯壁牢固、梯层整齐,水土保持良好的标准化生态茶园,配套科学管理措施,促进茶叶优质、高产、高效和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龙岩市在先后引进推广铁观音、金观音、软枝乌龙等30多个茶树新品种的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开发出梁野翠芽、官田铁冠、龙门红茶等新产品,形成了漳平水仙茶(饼)、武平绿茶、铁观音、高山茶(台式乌龙茶)、保健茶等五大茶类的生产格局。从2007年至今年春,龙岩市在全省名优茶鉴评中共获得45个名茶、67个优质茶奖,“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武平绿茶”多次参加北京、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茶博会等,获得多个金奖,得到国内外茶叶市场的认可,龙岩市的茶叶知名度不断提高,茶叶企业树品牌、创名牌的氛围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
“龙岩市已不单单将眼光停留在单纯的茶叶市场上,而是将产业链延伸到了旅游业中,建设发展具有龙岩特色的观光茶园,如龙岩市首家以茶产业为主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顶茶园,漳平九鹏溪两岸的观光茶园以及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利用园区高山气候、独特民俗和现代化、标准化茶园,开发的高山观光樱花茶园等,为龙岩市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陈益忠介绍道。
据了解,目前龙岩市已建成 “保水、保土、保肥”的标准化生态茶园8万亩。通过治理,较好地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漳平市已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至2012年全市茶叶面积23.22万亩,毛茶总产达1.73万吨,产值达5.5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