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龙水:茶叶福地贵州,“闽”茶要西移!
福建茶叶网7月21日讯:去贵州之前,贵州的朋友就跟我说“这里的气候舒适宜人,夏天不会太热,冬天也不会太冷”。我在贵州工作生活了三个月多的时间里,温暖湿润的贵州气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身为在福建茶都长大的人,给我留下更多印象的是贵州茶叶,希望以下的分享,能给我们福建的茶人有所启发!
贵州是我国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原生态茶区,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品质优良的茶叶产品。中国四大茶叶原产地中,西南是最古老的原产地之一,资深的茶专家认为,茶树真正的原产地在云、贵、川,其它地方都是从西南这一带演化衍生出去的。陆羽《茶经》里说:“茶生思州、夷州、费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的故址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绥阳镇境内。
贵州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贵州省历史上地方名茶众多,如贵定云雾茶、都匀鱼钩茶等等,比较早的品牌是“湄潭翠芽”和“都匀毛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又陆续出现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贵定云雾、遵义毛峰、羊艾毛峰、湄江茶、雀舌报春、雷山银球茶等荣获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近几年,凤冈县的富锌富硒茶也得到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如今,贵州茶叶现在状况是县县都在开发自己的品牌茶,每个茶企都在竞相推出自己的产品:“毛尖”、“银针”、“翠片”、“翠芽”等不一而足。
2012年底,全国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578万亩,开采面积2696万亩,茶叶年产量176万吨,产大于销格局已形成多年。福建的产量跟产值都是全国第一。浙江省的产值现在全国第二,但是面积跟产量都在第五、六名。云南产量第二,贵州栽种面积是全国第二(2006年贵州100万亩,2011年达到400万亩,2012年500万亩),产量却是第九,表示它的产业是新发展的,很多茶叶还不能采摘。2012年,茶叶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全国茶企业大概有7万多家(其中品牌1000多家),贵州省有2400 多家茶企,在全国整个茶产业的格局中,贵州还没有一家的销售收入超过5000 万的,最大的一家也仅有3000 多万销售额,贵州省的茶产业市场面临重新整合,整合应包括整个茶产业链的市场运作。
贵州的茶叶企业各打各的组合拳,各创各的名优牌,力不能使到一起谁也不服谁的局面,并且大多都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贵州的朋友对我说:“这样在做一百年也难做出一个全国知名品牌来。”朋友的话有点半开玩笑,做为福建人,笔者在思考贵州茶行业现状是不是能给福建茶企提供了机会呢?当然!在福建,人人饮茶,人人知茶,茶叶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每天必须的饮品,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知名茶企遍地开花,特别是全国性的龙头茶企优势明显,已经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为一体成熟的综合性产业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