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育雁计划”打造农村实用人才
一是摸准“味口”,有针对性地“调料”。通过制发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派小分队入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分类了解农村人才急需什么技术和信息,摸准农村人才的“味口”。全区发送调查问卷3000多份,开展走访调查5000多人次,收集整理到各类意见建议100多条。区人才办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内容,认真进行“调料”。现已从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上下载收集整理培训文字资料200多套,制作光碟、课件10多类2000多套,为农村人才培训提供了一套适合口味的“菜单”。
二是整合力量,有实效性地“拼盘”。整合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13个涉农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典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培训实效。今年以来,全区组织了50多名农技专家,深入到茶叶、麻竹、蔬菜等12个农村人才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100多期,参加培训人员达10000多人次。100多名农村“土专家”进行了“现身说法”,2000多名农村人才进行了外出参观“取经”。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校进行“联姻”,邀请省农科院、重庆柑研所等科研院校的10多名专家,深入到枇杷基地、甜橙基地进行了现场教学,为“土专家”开办“洋课堂”。
三是目标培养,有目的性地“检测”。为了进一步检测农村人才培训效果,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提名等方式,把一部分“德才兼备”的农村人才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目标培养”,让他们在村级组织、农村专业协会中进行定向锻炼。全区已有2000多名农村人才进入了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库”,3000多名农村人才成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骨干。同时,纳溪区人才办会同区人事局,对农村人才开展全面考评,做好职称评定,进一步激发农村人才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全区已有500多名农村人才获得了农民技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