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端午保健食疗方

发布时间:2011-06-06 17:33:54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端午时节是阳气始亏,阴慝将萌,暖气始盛,虫蠹猖獗的节令。明清年代,古潮阳有“瘴疠之地”之称。潮人世代医贤针对时令,历代相传有诸多科学的驱瘟辟秽,调摄养生,保健祛疫,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食俗。

《澄海县志》记载:端午节民间视为“圣日”……家家户户要吃栀粿、谷精子,小孩要吃使君子。时至今日,端午清晨,大街小巷,呼卖栀粿、凉粉粿、谷精子之声不绝于耳,成为潮汕民俗风情一景,更是潮汕端午时令富有科学道理的保健食疗方法,至今仍为百姓所推崇。

潮汕栀粿

食栀粿助消化:古代的栀粿用料,是用中药材栀子(潮俗称为“黄栀”)与草药铺姜煅制炭黑按比例药量加清水浸渍,用纱布过滤出浸渍药液。含有黄色栀子甙、鞣质及碱性溶液,有清热解毒凉散助消化之功效。与用糯米碾磨成的粉浆充分搅拌后盛装入“粿帕”,放于蒸笼蒸熟,便成为粽黄色晶莹鲜亮的栀粿,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白砂糖食用,味道独特,具有清热毒、助消化、疗疾保健增食欲的功效。

谷精子煎猪肝:谷精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带花茎的花序是一味中药材。中医常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睛等症。谷精草(青草药)对绿脓杆菌有抗菌作用。端午夏至,时疫易染,眼疾尤多,潮人用谷精草(花茎)与猪肝及猪腿煎水服,有去瘀滞、除目翳、开目窍、清肝明目之功效。

使君子炒鸡蛋:《本草纲目》记载,使君子既能杀虫,又益脾胃。中医历来认为使君子治疗小儿疳积疗效甚佳,故称它为“疳积子”。它含有使君子酸钾、琥珀酸等,对肠中寄生蛔虫有麻痹作用,故对小儿疳积而致脾胃消化功能差的疗效奇特。使君子滋味甘美,可单独炒熟后剥去外壳嚼食果仁,也可将果仁捣碎拌入鸡蛋清一起炒熟让小孩吃。用药量每岁为1粒,服食后蛔虫在肠道麻痹会随大便而排出,无副作用,堪称是小儿驱虫良药。但一般服食量不超过5粒至8粒,用量为3至10克。

三七炖螃蟹:三七又称田七,有活血祛瘀、去瘀生新、舒通经络之功效。用量为6至10克,研成粉末与螃蟹(水蟹)一只(清刷干净),水二碗炖存八分、药汤与蟹肉同食,有助于清热散血,舒筋活血。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皆可服食。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